崇基講座︰基督教與中國的衝突與融合

 

【記者王希雨報道】中大崇基學院神學院教牧事工部6月27日舉行講座,由該院副教授邢福增博士以「基督教與中國︰相遇、衝突與融合」為題,對基督教來華後與中國社會發生的衝突作簡單的描述。

歷史學者呂實強說︰「基督教與中國文化吵架了一百多年,卻從來沒有見過面。」邢博士以此為引言,指出歷史上基督教與中國在文化和政治上出現頗多衝突,部分出於誤會,但也有實在的矛盾,其間不乏學者希望調和兩者的關係。

曾幾何時,中國人認為基督徒和中國人這兩種身份不可能並存,「多一個基督徒,就少一個中國人」,這個觀念在二十世紀初期很普遍。邢博士指,當時在中國人眼中,基督教與西方文化是分不開的,在鴉片戰爭、八國聯軍侵華、簽訂不平等條約的歷史背景下,基督教是乘著西方浪潮來華的,惹人反感,加上中國文化中的確有與基督教價值觀不合之處,因此衝突是無可避免的。然而,中國人同時羨慕西方的強盛和先進,實質上對西方有複雜的情意結,既「迎」又「拒」。

邢博士指出近代歷史上中國人反對基督教的3種層次︰

(一),文化主義
在受儒家思想影響的人文主義下,中國人對人性有樂觀的看法,雖然承認人性有不完美的地方,但相信人可靠己力救自己,達到自我完善成為聖人。因此,中國人很難明白為何需要耶穌的幫助。在民間,善惡皆有報應的觀念十分流行,中國人很難明白為何惡人做盡壞事後,信了耶穌,罪就一筆勾消。總的來說,在中國人看來,有高尚德行的人若不信耶穌,就沒價值可言,這等於否定中國人對道德的追求,造成對基督教有不可理喻的觀感。雖然今日中國人不多奉行儒家,但自我完善的意識相當普遍,在這方面與基督教仍有衝突。

(二),秩序意識
基督教來華後對中國社會的秩序帶來各方面的衝擊,特別是禁止拜祖先、娶妾等教導,除惹起反感外,更影響一些人的利益,曾經有人為此造謠中傷西方宣教士。今日中國沒有娶妾和其他不合聖經的習俗,過去的許多衝擊相對地緩和了。

(三),國家主義
在20世紀初期,中國人視基督教傳播為帝國主義和文化的入侵,與愛國精神有衝突,因而引起民間的反對。另一方面,中國人抱持「無事獻恩勤,非奸即盜」的心態,對遠離舒適生活、深入內地鄉間的西方宣教士起疑心,善事也當成陰謀。這種反基督教意識現在已不多見,今日卻反之而行,中國正與美國建立友好關係。

雖然歷史上基督教與中國有持續的衝突,但邢博士說,歷年來也有不少的中國基督徒學者用不同方法嘗試讓基督教融入中國社會,他們基於對中國的需要有不同的觀點,就以不同的方式描繪耶穌基督,例如完美道德典範、社會改革者、社會革命家…。他們力圖證明基督教對中國有獨特的貢獻,以此解決融合的問題。這方面的學術研究仍有待探討,邢博士鼓勵有興趣深入認識有關科題的信徒可報讀崇基開辦的「基督教與中國文憑課程」,現已開始招生。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Next Post

「可能思想之父」被趕出水晶大教堂董事會

28/06/2011 – 26 西彎月 5771
蕭安珀(左)、蕭律柏(右) (網上圖片) &n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