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婚姻與家庭承諾國際研討會︰低風險的婚姻與家庭 承諾是關鍵

 

【台灣國度復興報記者尹箴報道】台灣家庭生活教育專業人員協會、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等共同主辦,愛盟家庭文教基金會協辦的「2011婚姻與家庭承諾國際研討會」台北場,5月31日在台北真理堂舉行,約250人與會。

美國丹弗大學心理學系教授Dr. Scott Stanley(見圖,主辦單位提供)應邀以「親密關係形成︰承諾與曖昧不明的危險」為題發表演說。他指出,就婚姻與家庭關係而言,相信台灣與美國的趨勢是一樣的。「承諾」是指「投注」和「約束」。

在投注方面,例如,很期待與對方在一起或一起做某事,甚至期待把生命投入;至於約束,則是指心雖不想做,但因著承諾而堅持做下去,好的婚姻關係是二者並存的。

承諾有助於安全依附

Stanley說,目前世界各國適婚者普遍傾向晚婚,然而,研究發現,晚婚的趨勢非因期待事業有成才結婚的心態,乃因害怕婚姻,寧願擺著不處理,因此,「曖昧不明」(Ambiguity)的情形增加,原因包括缺乏發展親密關係的學習榜樣及社會結構,其次是對婚姻與承諾感到焦慮。

從心理學的觀點而言,承諾有助於安全依附,所謂「依附」(attachment),是指像膠一般把兩顆心黏起來的狀態,而承諾就是要確定二人間有依附關係。當彼此承諾時,就對未來有盼望,但今日適婚者存在著更多曖昧不明的狀況,換言之,承諾的情形越來越少。Stanley指出,台灣目前面對生育率最低的狀況,而在美國,已婚夫婦的家庭中,越來越多的孩子不是他們自己生的,有些是在同居關係中生了孩子,然而同居關係卻難以持久。

同居中的慣性會影響婚姻

Stanley談同居,他指出,美國今有75%男女選擇先同居再結婚,這種現象是否會使婚姻形式消失或對長久婚姻有影響?他說,選擇同居者一般而言多是年齡大、教育程度低、已有小孩、有較多性伴侶者、父母可能離婚或未婚者、成長過程中經歷較多家庭衝突者或無宗教信仰者等。

同居中的慣性(抗拒改變的動作或方向)會影響婚姻,慣性不是因彼此認定或願意承諾而同居的因素,而假如同居前已經先訂婚或結婚,則風險較低。

Stanley表示,大部分的人準備同居時多半是相信同居對未來婚姻是有幫助的,然而卻不知同居之後想要再分手就不容易了。Stanley說,一般而言,先同居再結婚者,夫對妻的委身度較弱,因為如果沒有婚前的同居,夫可能不會選擇與同居者結婚,但因與對方同居太久了,只好結婚,這種現象中,一方彷彿是被抓入到一個習慣中,如果沒有被抓進去,就不會與對方結婚;這種婚姻關係中約束的成分居多,而投注的部分少,所以這種婚姻關係不好。

Stanley指出,有些同居後結婚的夫婦,出現像翹翹板一般的關係,其中有些人投注較高,有些人投注較低,在頂端的人興致很高,但對於另一端缺乏相同投注的對方可能渾然不覺,這是慣性使然。

他說,很多人的同居關係是「不經意的進入」,這種現象普遍但危險,不談雙方為何住在一起就進入,有些人覺得面對承諾太嚴肅,令人害怕,決定彼此的關係就表示要放棄其他,所以選擇不經意地進入同居關係,使彼此發生轉變性的關係,包括生物性的依附、同居或生孩子、進入婚姻,並進入慣性與限制中,使自由越來越受到限制,被迫承諾雙方的關係,這種次序是風險較高的,因為進入轉變性的關係後,雙方不容易分手,所謂風險較高是指在還不能投注前就先受到約束,生活改變、機會減少,代價較高,事後才發現早該知道的資訊等情況。

另一種風險較低的次序,是先接受相關的資訊,包括風險、適合度和承諾等,亦即知道對方是誰、彼此是否適合並互相委身而非翹翹板式的關係等,再作選擇,放棄其他機會並持續維持,進入轉變性的關係,然後才進入慣性與限制。

Stanley強調,「承諾」讓人先建立投注關係,然後才有約束;而不經意的進入多半是一個人在曖昧不明的狀況下,在尚未對未來作決定前,已將自己的生命與對方緊緊綁在一起,緊密相連。當人與對方關係發展過快或對婚姻有恐慌時,就會不知如何發展婚姻,所以身為婚姻與家庭的工作者,最重要的是幫助他們發展「承諾」的觀念。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Next Post

福音廣播 挺進北非與西亞

13/06/2011 – 11 西彎月 5771
  「八大工業國組織」(Group o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