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僕人領袖的傳承」講座︰教會首要工作是培育領袖


John Stahl-Wert博士
 

【記者王麗媚報道】柏棋大學研究院(香港)3月中舉辦兩場免費講座,由該院兼任教授、教牧學博士John Stahl-Wert主講「僕人領袖的傳承」,他分享僕人領袖的5個行動原則。

Stahl-Wert博士是美國「匹茲堡領導基金」總裁及「僕人領袖」的主席,同是一名牧師,也是「第四界別」(編按︰社企)的資深工作者,曾參與推動匹茲堡市的轉化工作。當談到轉化時,他指出個人轉化能帶來組織轉化,組織轉化才能帶來文化轉化。他認為,教會的首要工作為培育領袖,如果教會只從外界尋找領袖,便錯失了最重要的工作。

會上,他以聖經法則指出僕人領袖的5個行動原則︰

第一,追求遠大目標。作領袖的有責任向跟隨者清晰指明目標,如果領袖不能這樣做,便稱不上是好領袖。如果跟隨者只是追隨領袖而非組織的目標異象,他們也不可能成為好領袖。這與馬太福音六33所指,排列恰當優先次序有關。

第二,倒金字塔的領導模式,最首要的工作為服侍別人(最頂層),第二為回應機構使命異象,第三為自身機構的益處,最後才考慮到個人作為機構領袖的利益。這樣的領導模式與主流社會的相反,但卻帶來更佳的工作表現(約十二24)。

第三,提升門檻,以價值觀作為甄選人才的首要考慮。屬世的尋找人才方式重視學歷才能,但僕人領袖的模式重視對方擁有相同的價值觀與願景,因為價值觀對決策有直接影響。(腓四8)

第四,作預備道路的先驅者。領袖要尋找神對每間教會的獨特呼召及心意,因每間教會的呼召與恩賜都不同,不要盲目模仿他人,即使是成功的例子。領袖亦有責任讓弟兄姊妹知道教會的獨特之處與恩賜。Stahl-Wert提到作領袖的要向下一代倒空自己生命,傾囊而授,但會否令人擔心「教識徒弟無師傳」的問題呢?他認為,作領袖的要挑選有同樣生命質素,願意向下一代倒空生命的人傳承自己的經驗知識,並且持續學習成長,這樣就不會害怕下一代超越自己,威脅自己的地位。(約五19)

第五,鞏固團隊力量。讓團隊內每一成員發現個人長處,讓各人彼此配搭,裝備別人,祝福別人,而不是指使別人工作。(林前十二14-18)

曾參加Stahl-Wert的訓練的教新總幹事胡志偉牧師表示,目前香港教會領袖的普遍特質為忍耐力強、力大、命長,但繁殖領袖的能力不足。教會的領袖愈趨穩定,教牧同工在職年期超過10年者不斷上升,2009年的人數比例達23.3%,近半堂會至少有一名教牧同工的在職年期超過10年,但有調查發現女教牧年齡中位數高達45歲,令人擔憂未來出現領袖斷層、功成但不傳承的問題。

胡牧師認為從外尋找人才空降領導位置的成功例子只屬少數,作領袖的要及早作出規劃,尋找及培訓領袖。如果牧者平日未有好好培訓領袖,一生致力牧會,將近退休時才尋找接班人,或因患病、年老等體力問題才從服侍崗位急流勇退,想要交棒時便很大機會找不到合適人選。他說,有些超大型教會因找不到能駕馭群雄的領袖,而選擇將教會拆散管理。Stahl-Wert表示,自行培訓領袖的好處是更瞭解接任者的內在生命素質,如謙卑及忍耐等,這是難以從面試得知。

胡牧師認同物色領袖時,要先考慮對方的價值追求是否與教會機構相近。領袖卸任時,最好逐步下放權力,預留3至5年時間與接任者共事,或於退任後繼續有限度地擔任部分領袖角色,平穩過渡權力,這樣對整個群體更有益,Stahl-Wert對此有相同看法。

會上有提問指一個組織的創辦人通常是先驅型領袖,但跟隨者通常是執行型領袖,他們是否適合接任領導位置呢?Stahl-Wert博士表示,他同是接任於一個非常傑出的創辦者領袖,他明白接任他們的工作極具挑戰性,而他建議建立較長的交接期,有助解決問題。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Next Post

導正觀念 成為自己美麗的代言人

22/03/2011 – 16 亞達月II 5771
  【台灣國度復興報記者郭佳容台中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