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MN王利民牧師︰教會應重思如何成為健康的教會

 

【台灣國度復興報記者塗慧美台中專訪】細胞小組教會宣教網絡全球高峰會(CCMN Global Summit)於台灣舉行期間,大會主席、「國際事奉訓練學院」院長王利民牧師接受專訪時,不改他在會議中一貫的論點,呼籲教會要重新思考如何建造健康的教會。

王牧師表示,教會對社會的影響力並不大,很多社會服務都是機構在做,但聖經讓我們看見,愛鄰居是每個人都需要去做的,不是靠教會推動時才去做的。他指出,在美國已有超過二千萬基督徒不去教會,社會學家喬治巴納(George Barna)在他的書《Revolution》中提到,經研究發現,基督徒並非冷淡,他們很熱心,但因教會的節目很多,活動太忙太累,他們雖想活出基督的精神,但因很累以致活不出而離開,因此漸漸發展出簡單教會,是向外的,沒有牆的教會,沒有主日崇拜的,而喬治巴納認為這是一個改革,他自己也參與其中。另一位作者偉法克(Frank Viola)與巴納的共同著作《異教的基督教》(Pagan Christianiy)一書中指出,基督教活動中,有些都不是照聖經的吩咐去做的,乃是從異教中借來的,例如聖誕節就是一例,值得教會重思。

另一個對大教會產生衝擊的運動,就是「教會植堂運動」(Church Planting Movement,CPM),是由較保守的浸信會加以廣傳,CPM運動指出,教會就是弟兄姊妹,得到福音就要去傳福,把教會簡單化才會繁殖(Multiplication),這次會議中,Jim Yost牧師也不斷強調這一點,他也在CPM之中。很多宣教工場的人也被這個運動所刺激,因為以前宣教士到宣教工場就是買地建立教會,但如今的觀念截然不同。

此外,家教會也帶來很大的重思,細胞小組教會被家教會挑戰,因為逐漸形成制度化和控制,此外,細胞小組教會很倚賴牧師和傳道,也受到批評。王牧師認為有批評是對的,是好的,細胞小組教會應該去聽,謙卑學習。

王牧師表示,世界也在變,以前靠重要的事物去達到目標,現在就不是如此了,越來越多的改革產生,一本叫《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的書帶來衝擊,例如世界的網絡就把世界變平了,儼然形成全球化(globalization)現象,很多名不見經傳的人可以成就許多事情,未來所有聲音都變成重要,不像以前,大聲音佔盡優勢。神興起一些人,目的是為裝備他人而非讓這些人出風頭。

王牧師說,高峰會中,Tom Jennings介紹的《海星與蜘蛛》(starfish & spider)一書,談到海星與蜘蛛外觀類似,但是蜘蛛沒頭就會癱瘓,都帶來衝擊,蜘蛛就像公司,從上到下,切除頭,公司就癱瘓,而植堂運動則較像海星,因為是system of brain,是大的團隊。教會今日需重思如何運作,當越回到聖經,越發現聖經記載的教會是簡單的,是重視每一個普通人的,聖經說神用世上愚拙的人去使智慧人羞愧,耶穌也不選最厲害的人。約翰.麥斯威爾(John Maxwell)的《領導力21法則》(The 21 Irrefutable Laws of Leadership)中提到,如果你要成為一個成功的領袖,要選最厲害的人在你身邊,但這不是主耶穌的法則(徒四13)。

王牧師說,自然災難越來越多,有一天可能成為永久的災難,例如曼谷正在下沈,一年四寸,預測未來十五到二十年後永遠下沈,又如達卡、北京等都如此。教會需不需要改變去關心人呢?又如戰爭和逼迫,未曾想過之地也產生逼迫現象,又如恐怖事件在世界各地發生,教會如何在其中生存?

中國大陸在建大教堂,是不是也該反省呢?他們計畫在2015年,有50%的地區要城市化,家教會卻不易在城市中生存,但如今沒有教會的城市不知凡幾,而且貧富差距越來越大,教會真的要回應,要思想。王牧師說,預測未來十年,教會的主要爭議是何謂「教會學」。

王牧師指出,美國最權威的韋式大字典中對教會的五個定義中,沒有一個符合聖經的,但是這卻是美國的觀念,顯然,很多人對「教會」的觀念很混淆,未來會有越來越多人喜歡耶穌而不喜歡教會。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Next Post

世青公禱周關注婦女 羅乃萱︰婦女有三個呼求

15/11/2010 – 8 基斯流月 5771
羅乃萱(左二)、鄭欣宜(左三)與青年會同工合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