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智者

 

未來的智者

文/黃少芬

搶購最新的智能手機、高清電視,在Facebook廣交朋友,我們正以為掌握了科技,不知不覺間,科技卻同時在影響我們的生活文化,甚至是個人內在的思維和意識,人變成不斷接受資訊與不斷回應資訊的生物,喪失了獨立的思考能力。除非住在山洞裡,否則沒有人能完全避過科技革命帶來的鉅大改變。

《New Rules for the New Economy》是一本談論未來趨勢的書,預測互聯網科技如何創造新經濟秩序。作者凱文·凱萊(Kevin Kelly)指出,未來愈來愈多人會在互聯網提供免費東西,但愈稀有愈有價值的定律仍然適切於未來的網絡經濟,正如在工業時代,手工藝比工廠產品更貴;故此,在互聯網將所有人聯繫起來的時代,不在網上聯繫別人的人視為稀有,因而更有價值,當然假設他們本身仍保持獨特的價值。他舉例說,有一個有很多點子的專家不用電郵、不聽電話、不寫書、不巡迴演講,要請教她的話,就要親身拜訪,而預約她要早八個月,這更增加她的知名度。

今日的世界,不接上互聯網的人看來像現代的隱士。中世紀的隱修士故意搬到遠離人群的地方居住,可讓他們整天默想、讀經和祈禱,不受干擾。然而人們總是長途跋涉找上門,向他們尋求意見,相信隱修士會為他們的信仰、家庭、婚姻、工作等問題給予睿智的見解。當叩門的人愈來愈多時,隱修士發覺沒時間獨處,於是搬到更遠居住,但很快又吸引人群到訪。

凱文·凱萊赫在書裡引述諾貝爾經濟獎得主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的話,資訊消耗的是接收者的注意力,「因此資訊的富裕導致注意力的貧乏。」許多屬靈領袖亦說,分心是屬靈生命不長進的主因,無時無刻接收資訊但缺乏安靜獨處的生活顯然有危機。

我們能直接領受神的說話,不一定要找甚麼隱修士,但那種分別出來的生活型態值得我們細想。若然沒有智慧,如何在紛亂無序的世界明確指出簡單的真理?但要得智慧,就不能沒有分別出來的空間和時間。如果我們硬說,神要跟我們說話,隨時都可以,我們不用改變生活方式,那實在是自欺。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Next Post

以色列高官相繼出訪

09/07/2009 – 17 搭模斯月 5769
  【編譯黃約書亞/6月25日至7月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