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期的「國度1分鐘」和大家講述「阿蘇撒街大復興」的故事。
簡介:
1906年聖靈強而有力地澆灌一群在美國洛杉磯的信徒,他們領受靈浸,說出方言。於是,他們就在阿蘇撒街312號一幢樓房內,連續3年每日不間斷地聚會。 多人悔改得救,有人領受聖靈說方言,有人經歷神蹟醫治,有人領受別國的語言及海外宣教的異象。聚會高峰期,人數多達一千三百人
跨越一個世紀的影響:
- 恢復靈浸,以及方言、醫治神蹟及預言恩賜的聖經教導
- 打破種類隔離:讓不同膚色種類的人破天荒一齊敬拜
- 女性在教會的地位被提高
- 近代五旬節運動的源頭:五旬節聖潔會及神召會等都是由此而出
- 啟動了席捲全球的宣教運動:現時全球五旬宗及靈恩信徒的人數達到五億八千萬人,佔全球基督徒的26.7%以及全球人口的的8.5%
主要人物:威廉•西摩
(William Joseph Seymour)
- 出生於美國南方家庭
- 父親曾是黑奴
- 自幼家境窮困
- 小時候按照天主教儀式接受洗禮
- 長大後參加聖潔運動
- 患上天花令他左眼失明,但卻促使他獻身傳道
- 1902年被按立傳道人之後自由傳道
主要人物:查理·巴罕
(Charles Fox Parham)
- 1901年起教導靈浸和方言
- 帶領有五旬宗信仰特色的「使徒信心運動」
- 1905年在侯士頓開設聖經學校
- 西摩到學校聽課,受其啟蒙
- 1906年 西摩當時雖然沒有靈浸和方言經歷,但開始自己教導有關課題,同年移居洛衫磯。
爆發復興的1906年:
- 西摩移居洛衫磯之後被教會拒絕
- 一位信徒Edward Lee收容他,西摩去到他邦尼布雷街(Bonnie Brae Street)214號的家住了下來,每日禱告聚會
- 1906年4月9日多人興奮地禱告使徒行傳二章4節發生在他們身上:
「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按著聖靈所賜的口才,說起別國的話來」
- 多人經歷靈浸
- 4月12日,西摩自己也經歷靈浸,說方言
- 聚會人數越來越多,他們轉移至阿蘇撒街312號一座樓房
- 4月17日 《洛衫磯時報》記者到現場採訪,翌日登出新聞,但有嘲諷意味。
- 4月18日 新聞刊出之日,發生舊金山大地震,結果吸引更多人造訪阿蘇撒街312號。
- 持續三年半每日12小時的聚會,其間不斷有人從世界各地湧來
阿蘇撒街312號:
- 「阿蘇撒」源於印弟安語,意思是「有福的神蹟」。
- 曾是非洲裔循道長老教會的會址,開始舉行復興聚會之前,卻只是一幢40呎乘60呎兩層高的倉庫和馬房。
- 原址因違反防火條例,於1931年拆卸
- 現址是日本人區小東京的Noguchi Plaza。
同期大復興:
1904–1905年 英國 威爾斯大復興
1906–1915年 美國 阿蘇撒街大復興
1907–1910年 韓國 平壤大復興
AzusaNow聚會:
於2016年4月9日於洛杉磯舉行,正是復興爆發的110年
相信和呼求神更大的復興臨到這世代之中
全段12小時回顧:Azusa Now Livestream
分段回顧: Azusa Now – God 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