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度觀點] 仇恨言語審查 恐被利用打壓保守言論

人與人之間不應存著仇恨,而仇恨化成暴力行為或言語,便會帶來傷害。暴力行為可依刑事法入罪,對暴力行為的界定亦甚少有爭議,但仇恨語言卻不同,因為所造成的傷害不容易量度,動機也難以判斷,立法禁止仇恨語言有相當大的困難。一些國家已經或蘊釀制定仇恨法,懲罰發表仇恨言語的人士。然而,如何判定仇恨成分?如何界定仇恨言論與意見表達?如何執法才不會妨礙言論自由?最近歐盟委員會和全球四大網絡公司宣布共同合力制止仇恨言語的傳播,但被視為打壓言論自由的舉動,特別是對付所謂「政治不正確」的保守派意見。

今年5月底,歐盟委員會與面書、推特、谷歌、微軟宣布,共同發出道德操守,內容包括打擊在歐洲散播的網上仇恨言論。此行動亦鼓勵關注團體成為「記者」,報告仇恨言語訊息,而社交媒體會在24小時內刪除內容。當今恐怖組織使用社交網絡影響青少年,引起仇恨和暴力,故此提高對網絡仇恨言語的監管的關注。

然而「仇恨」的界定有主觀因素,過度管制會壓制言論自由,被利用作為打壓異見人士的工具。歐盟委員會針對的仇恨言語,包括被認為有恐同傾向的言語表達。保守立場人士警告,反對同性戀運動、墮胎及穆斯林移民的意見,將被視為「政治不正確」的言論,很有可能被壓制,在社交媒體被消滅。

如此下去,將來只有「政治正確」的言論充斥網絡世界,於是被視為社會的主流意見,這便會對政策條例的修訂有重要影響。「政治正確」已經成為自由派人士壓制異見人士的言論,在學術界損害學術自由。「政治正確」也是藉詞爭取平權的自由派人士,以此混入歧視之罪名,消滅道德立場保守的言論。

鼓勵自律比立法往往產生更好的效果,而節制作為一種愛的品格的培育,才是真正能止息仇恨、建造和諧社會的途徑。

Vasco Lam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Next Post

【Kingdom LIFE】善用媒體與音樂 青年要為神建立教會

26/06/2016 – 20 西彎月 5776
全球的教會都在面對年青人流失的問題,特別是文化、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