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哩的回饋(下)貴格會在中國

 
 

馬玉玲/貴格會合一堂

有人問貴格會的宣教士帶什麼來台灣宣教?他們卻說『我們只憑一本聖經』,他們從萬哩而來,一來就是二、三十年,從英語到國台語,到靈魂裡有一顆中國心。去年九月我踏上感恩之旅,到了宣教士的故鄉。

到了宣教士的故鄉

二○○三年八月底的主日,我剛踏進教會,同工說董宇正牧師有急事找我,『玉玲!你要去紐約,可不可以去一趟俄亥俄州』俄亥俄州對於貴格會的教友而言,是一個親切的名字,因為那是貴格會的大本營,那裡有貴格會的總部,也有貴格會對全球的宣教中心,但這些都不是要去的原因,『有幾位退休宣教士,現在都生病了,棣慕華牧師的家人,也有生活上的困難,他們將一生奉獻給台灣,現在是我們感恩回饋的時候了,你親自將合一堂的奉獻帶給他們,問候他們好嗎?』
十多年來,我見過許多貴格會在台灣的宣教士,他們的敬虔、謙卑、委身及美麗的生命深深激勵我,我也常以貴格會有這些愛主、愛台灣、向華人宣教奉獻一生的宣教士為榮,原本我去一趟紐約參加早年主日學學生的婚禮,上帝卻安排成代表教會送奉獻去俄州的感恩之旅,使我想起保羅、巴拿巴送奉獻到耶路撒冷的經歷,心裡感到光榮、興奮、感恩又惶恐。
秋涼九月天一個破曉時分,我坐上從紐約起飛到克利夫蘭市的班機,再從克市轉車到堪頓市(Canon),已近中午,雖然赴機場整夜未眠,但感動及興奮卻遜L疲倦…,到達Canon第一貴格會探望的第一位是棣慕華牧師的大女兒瑪格麗特。

一櫃子的日記、家書和筆記

棣慕華牧師及師母一生奉獻中國及台灣,建立多間教會,晚年就住在貴格會合一堂隔壁巷內的木造平房中,三十年前房子對面是依山邊往上貌漲悒酋 潔A住著一群在都市掙扎的藍領階層,每清早這群小市民都可以從他們比較高的庭院中俯看棣牧師的小院子,可以看到棣牧師師母在院中讀經禱告,有些人跟他們相處,見到他們美好的見證就自動走進教會。
聖誕節前將鞭炮丟進教會驚嚇聚會中的人、又輟學留連路邊擲骰子的少年郎,棣牧師會塞學費給他『孩子去上學吧!』,因著這種愛後來這少年郎復學了,如今成為合一堂執事,幼稚園的老闆。棣牧師是宣教士、也是植物學家,曾任教於台灣大學,他台大的學生曾說『每次在教室門口看到老師迎接我們,不知道為什麼看到他就很感動,就想哭,他不用說什麼,我就想進教會,相信耶穌』這個學生如今在印尼宣教。
一個不用說什麼就能讓人感動信耶穌的宣教士,晚年因家人催促返美養病,是大女兒瑪格麗特及夫婿細心在照料。我走進棣牧師的老房間,如今床已搬走,瑪格麗特將屬於爸爸的東西全放在這裡,成為一間小小的紀念室。這裡有一櫃櫃的講章、植物學資料和講義、牧師師母的日記、每天的靈修筆記、和給孩子的每一封家書,信裡全是密密麻麻的字。
瑪格麗特用淺顯的國語,為我解說,陪我翻著一頁頁已泛黃的家書,我看她以指腹輕輕撫摸,深怕它碎了皺了,知道她落入對爸爸的思念,我也落入深深的感動中,一個長年離家在外宣教的父親對子女的愛語綿綿,女兒從頻繁的家書中認識爸爸、尊敬爸爸,與爸爸心靈相通,直到老宣教士風燭殘年回到家,她才能天天相伴。
牧師曾在合一堂建堂感恩禮拜時,偷偷瞞著家人從美國回台,當他坐著輪椅走進教會,老同工們都哭了,他曾說『我是中國人(他生在江蘇,一直以自己是江蘇六合人自居),我想死在台灣』,雖然最後因親人的緣故返美養病,他和師母仍然每天晨禱都會拿著台灣貴格會教會名錄,為一間間教會禱告,臨終的那個早晨就是在禱告後、睡中被主接走的。
關懷瑪格麗特,是關懷宣教士的後代,謝謝她代替我們對棣牧師老年的照顧,也是為她簡樸勤儉的生活的問候。

她從台灣來看我

赫恩思宣教士(Miss Ella Ruth Hutson)二十出頭就到中國南京宣教,渡過中國最動盪撤守前的三年,她也是第一批來台灣拓荒的貴格會宣教士,也曾在中國主日學協會協助編著聖經教材,宣教四十多年的赫教士,如今仍然單身,少年離家到老年返家,赫教士的親人已多不在身邊了,剛返美的時候,她的身體還算硬朗,兩年前開始因平衡問題而走路會摔倒,教會曾請一位姊妹照顧她,後來教會找到一間主內機構承辦的老人院,赫教士就住進去,有醫護人員全天看顧。慕維德牧師開車帶我上到一小山丘,到了老人院,我們剛推開大門,赫教士就已經坐在門前了,因她聽說合一堂有同工從台灣來看她,她高興得早早就坐在門口等我們。
我作夢也沒想到竟能與她再見面,我們深深地擁抱,她用她的四腳 杖,帶我參觀房間及美麗得不像老人院的環境,我們坐在戶外一片綠油油的窗邊話家常,每當有人走過,赫教士就對他們說『她從台灣來看我』,引來不少驚訝與羨慕。天色漸暮,我必須走,她到門口送我,真是捨不得她,到我們坐上車往山下走,我回頭仍見她站在門口,不禁濕了眼,感謝神我見證了一位弱女子一生堅定跟隨的無悔,謝謝她這麼愛我們。

中國的老人比較好

貴格會宣教士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慕維德牧師,他國台語均佳,可以用台語講道證婚。而他和師母給人最深的印象就是笑容,在我的記憶中他只有笑容,甚至有一年她的女兒女婿空難離世,我們很心疼他的時候,他們仍是微笑以對,堅定靠主。
離開老人院,要到慕牧師家探望剛做完心臟手術不久的慕師母。行車中,慕牧師和我沉默了片刻,他突然對我說,『Grace,我覺得中國的老人比較好』我突然感覺坐在我身旁的不是美國人,因他有的是一顆中國心,真的,慕牧師家客廳高掛的是中國字畫、中國的同工照片拼畫、和孩子們的全家福,這氣氛不像一個美國家庭,像一個有中國家味道的家。
『玉玲,我們前一陣子回到江蘇六合了,學校、醫院都還在耶!』我知道他的心仍記掛著華人的宣教。慕牧師如今仍在美東貴格會中參與差傳事工,用上帝給他一生在亞洲宣教的經驗,繼續投身於普世宣教。誠如,他上周回台參加台灣貴格會五十禧年感恩會中的分享,我們(差會)來這裡(台灣),不是作主人,也不是作客人,而是作僕人。

四十畝的美夢成真

殷馬可牧師是語言天份最高的宣教士,他的孩子們都在台灣出生,也是差會撤離後最後返美的宣教士,目前他服事於『堪頓第一貴格會』,這是許多宣教士的母會,這個教會百年來建過多次堂,兩年前因為會友人數不斷增長,事工也非常多元化,於是買了新地又建新堂了。我初到教會,簡直不敢相信自己所看的,這個教會佔地四十畝,有完善的建堂規劃及甚為有趣的設計。那天早上弟兄會及姊妹會分別在不同的副堂舉行,正巧是教會差派到非洲的宣教士夫婦返美述職,他們原是外科醫生及護士,可以在美國生活得十分富裕,卻選擇踏上危機四伏的盧安達,我踏進姊妹會看到宣教士太太正簡介非洲事工,來到弟兄會只見弟兄們正為這位宣教士按手禱告,上帝讓我看到的是貴格會濃得化不開的『宣教情』。建堂購地之後,同工中有人說,為了購地建堂費用不貲,建議減少宣教基金,但殷牧師說,我是一個宣教士,若你們選我擔任主任牧師,大家要知道貴格會是要宣教的,若要減少宣教經費去建堂,我寧願不建堂。他說上帝會祝福向外延伸傳福音的教會,果然,去年總會告訴殷牧師,美國南方有一位中國信徒孫姊妹去世了,將遺產一百萬美金奉獻給貴格會,其中有一部份奉獻給堪頓第一貴格會,她是江蘇六合人,八歲時讀貴格會所辦的學校信主,為她受洗的是棣法牧師(棣慕華牧師的父親),她身後要感謝傳福音給她的貴格會及宣教士的母會。感謝神,上帝祝福願意遵行 使命傳福音的教會。
除了赫恩思教士外,慕維德、殷馬可牧師均在四月底前回到台灣參加『台灣貴格會五十禧年慶』,殷牧師在台灣貴格會合一堂主日證道中,用他那標準的國語所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弟兄姊妹,我像不像中國人?』當天所分享的仍是傳福音的異象。感謝神,上帝愛我們,差派許多宣教士遠離家園,一生奉獻,我們豈能不感恩、不回饋,但告別了宣教士,現在卻是我們努力接棒的時候了。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Next Post

美國波爾德市 城市轉化的佳美見證

08/05/2004 – 17 以珥月 5764
【編譯平山/Citireach Internat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