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的阿拉伯基督徒

根據使徒行傳第二章,五旬節聖靈澆灌下來後,聖地便出現一群相信耶穌的阿拉伯人。這些阿拉伯基督徒是誰?他們又來自何方?

早期歷史
歷史學家相信︰耶路撒冷的頭一批基督徒全是猶太人,即使公元七○年耶路撒冷聖殿遭羅馬人摧毀,當地的教會仍保持濃厚的猶太色彩。然而,公元一三五年,巴柯赫拔(Bar Kochba)率領猶太人起義失敗後,羅馬人便把耶路撒冷城改名為鳳城(Aelia Capitolina),又將以色列全境改名為巴勒斯坦。從那時起,信基督的猶太人大受逼迫並被逐出聖地。
直至公元三一三年,羅馬帝國的君士坦丁大帝才認同基督教為合法宗教。君士坦丁的母親在聖地興建教會和修道院。接下來的三個世紀,受羅馬政權統治的各地基督徒(來自希臘、亞美尼亞、格魯吉亞、埃及、敘利亞)大量湧入巴勒斯坦。公元六二八年,拜占庭統治巴勒斯坦,聖地進入基督教全盛時期。

聖地教會之興衰
公元六四○年,阿拉伯回教徒攻佔耶路撒冷,趕出拜占庭軍隊。當權的阿拉伯人禁止基督徒傳福音給回教徒。此後,聖地的眾教會日漸衰微,碩果僅存的宗派有希臘東正教會、衣索比亞東正教會、涅斯多留教會(景教)、敘利亞東正教會、亞美尼亞東正教會、埃及東正教會(科普特)等。隸屬這些東方宗派教會的外邦基督徒,開始採用阿拉伯語為主要語言。來自阿拉伯半島的阿拉伯基督徒亦於此時期湧入聖地,加入當地教會行列,佔有極重要的地位。
十二至十三世紀,歐洲騎士組成十字軍,舉著基督教的旗幟多次東征,企圖從回教徒手中奪回巴勒斯坦。每當十字軍獲得勝利,就會大肆燒殺擄掠聖地的居民和住所,徒增回教徒和猶太人對「基督徒」的敵意。儘管如此,當地原有的東方宗派基督徒(包括阿拉伯基督徒)仍把巴勒斯坦當作家園。
接下來的六百多年,巴勒斯坦又回到回教政權下,統治者不但規定基督徒繳交重稅,還時常逼迫、殺害他們,因此許多基督徒紛紛逃往歐洲尋求庇護。
到了十九世紀初(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統治聖地四百年後),巴勒斯坦的基督徒人口只剩下15,000名(80%屬於希臘東正教會)。同時,歐洲一些國家(英、法、俄)呼籲土耳其帝國交出巴勒斯坦政權,宣教士亦開始進入聖地建立天主教會、德國信義會、蘇格蘭長老會、英格蘭聖公會等西方宗派教會。

今日巴勒斯坦基督徒
一九一七年,大英帝國打敗鄂圖曼土耳其人,進而佔領巴勒斯坦全地。一九四八年,英國終止託管巴勒斯坦,猶太人宣佈在該地境內建立以色列國。同年,大約有630,000名阿拉伯人逃離「巴勒斯坦」,但有許多信仰基督的阿拉伯人選擇留下來。特別在拿撒勒和伯利恆,阿拉伯基督徒的人數成了回教徒的兩倍。
然而,因著以色列當局對境內阿拉伯人的不平等對待,至少有250,000名信耶穌的阿拉伯人離開了居住多年的土地(參Betty Jane & Martin Bailey所著「中東地區的基督徒」一書)。十九世紀初,阿拉伯基督徒約佔17%巴勒斯坦人口,今日只佔全境人口的2%。
一九九三年,「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主席阿拉法特與以色列總理拉賓簽定「以巴和平協議」後,西岸的伯利恆成為巴勒斯坦自治區。伯利恆城內信仰基督的阿拉伯人口原佔60%,現今只剩下30%,而且經常遭到巴勒斯坦警方騷擾。事實上,目前住在伯利恆和耶路撒冷舊城等地的阿拉伯基督徒,一方面受到以色列人處處提防,一方面受信奉回教的巴勒斯坦同胞排斥,甚至被視為次等公民。自一九九九年起,「美國駐東耶路撒冷領事館」核發數千張移民簽證給巴勒斯坦人,阿拉伯基督徒佔了絕大多數。
請為以色列的阿拉伯基督徒代禱。
(取材自<Strangers in Familiar Land>by Steven Gertz. Christianity Today Magazine蒙允翻譯轉載。蔡友惠 輯譯)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Next Post

南非商人「龐大」計畫收容非洲愛滋孤兒

10/04/2004 – 19 尼散月 5764
【編譯平山/Charisma News二月三日報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