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期的“国度1分钟”和大家讲述“阿苏撒街大复兴”的故事。
简介:
1906年圣灵强而有力地浇灌一群在美国洛杉矶的信徒,他们领受灵浸,说出方言。于是,他们就在阿苏撒街312号一幢楼房内,连续3年每日不间断地聚会。 多人悔改得救,有人领受圣灵说方言,有人经历神蹟医治,有人领受别国的语言及海外宣教的异象。聚会高峰期,人数多达一千三百人
跨越一个世纪的影响:
- 恢复灵浸,以及方言、医治神蹟及预言恩赐的圣经教导
- 打破种类隔离:让不同肤色种类的人破天荒一齐敬拜
- 女性在教会的地位被提高
- 近代五旬节运动的源头:五旬节圣洁会及神召会等都是由此而出
- 启动了席卷全球的宣教运动:现时全球五旬宗及灵恩信徒的人数达到五亿八千万人,占全球基督徒的26.7%以及全球人口的的8.5%
主要人物:威廉•西摩
(William Joseph Seymour)
- 出生于美国南方家庭
- 父亲曾是黑奴
- 自幼家境穷困
- 小时候按照天主教仪式接受洗礼
- 长大后参加圣洁运动
- 患上天花令他左眼失明,但却促使他献身传道
- 1902年被按立传道人之后自由传道
主要人物:查理·巴罕
(Charles Fox Parham)
- 1901年起教导灵浸和方言
- 带领有五旬宗信仰特色的“使徒信心运动”
- 1905年在侯士顿开设圣经学校
- 西摩到学校听课,受其启蒙
- 1906年 西摩当时虽然没有灵浸和方言经历,但开始自己教导有关课题,同年移居洛衫矶。
爆发复兴的1906年:
- 西摩移居洛衫矶之后被教会拒绝
- 一位信徒Edward Lee收容他,西摩去到他邦尼布雷街(Bonnie Brae Street)214号的家住了下来,每日祷告聚会
- 1906年4月9日多人兴奋地祷告使徒行传二章4节发生在他们身上:
“他们就都被圣灵充满,按著圣灵所赐的口才,说起别国的话来”
- 多人经历灵浸
- 4月12日,西摩自己也经历灵浸,说方言
- 聚会人数越来越多,他们转移至阿苏撒街312号一座楼房
- 4月17日 《洛衫矶时报》记者到现场采访,翌日登出新闻,但有嘲讽意味。
- 4月18日 新闻刊出之日,发生旧金山大地震,结果吸引更多人造访阿苏撒街312号。
- 持续三年半每日12小时的聚会,其间不断有人从世界各地涌来
阿苏撒街312号:
- “阿苏撒”源于印弟安语,意思是“有福的神蹟”。
- 曾是非洲裔循道长老教会的会址,开始举行复兴聚会之前,却只是一幢40呎乘60呎两层高的仓库和马房。
- 原址因违反防火条例,于1931年拆卸
- 现址是日本人区小东京的Noguchi Plaza。
同期大复兴:
1904–1905年 英国 威尔斯大复兴
1906–1915年 美国 阿苏撒街大复兴
1907–1910年 韩国 平壤大复兴
AzusaNow聚会:
于2016年4月9日于洛杉矶举行,正是复兴爆发的110年
相信和呼求神更大的复兴临到这世代之中
全段12小时回顾:Azusa Now Livestream
分段回顾: Azusa Now – God 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