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基督徒心灵健康研讨会 “自我接纳和包容”是主的心意

第二届基督徒心灵健康研讨会于7月9日假中华基督教会望觉堂举办。研讨会以“和谐香港:为何不和谐?如何建和谐?”为题,同场发表“2018和谐香港调查报告”,并探讨如何从个人内心、家庭婚姻及社会组织三方面建构和谐。

内心和谐的重要

“2018和谐香港调查”于5月份以网上问卷形式,访问香港886位14至71岁成年人,希望了解受访者内心、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和谐状况。报告由Nice Talk辅导中心服务总监郑健荣博士负责发表。他引述2016年一项由来自12个不同国家的心理学家合作的大型幸福研究,发现大部分受访者都认为个人状态、家庭关系、人际关系是定义快乐最重要的三项指标,而其中内心和谐(如内心平静、平衡和满足)是稳定情绪的最重要因素。郑表示,上述调查以欧洲国家为主要研究对象,激发香港忠仆事奉中心及Nice Talk辅导中心对香港人进行本土首个同类研究。

本次调查报告显示7%的填卷者认为自己不是快乐人。郑指:“事实上香港患有情绪病人士占4.4%,老年人每10人中,便有1人患有情绪病。所以这7%不快乐的受访者很有可能同时患上不同程度的忧郁症状,并不容忽视。”调查结果与欧洲研究类同:自我评估“幸福指数”愈低的受访者,愈无法做到“自我接纳和包容”,有更高机会认为自己是不快乐的人,并且担忧健康、财务等各方面问题。

调查又尝试比较个人因素与内心和谐程度的关系。数据显示内心和谐与性别、教育程度和宗教信仰与情绪健康程度没有直接关系,反而年纪愈大,内心愈和谐。然而郑依然认为要达至内心和谐,需要信仰的帮助:“接纳、原谅自己是主的心意。我们在主祷文中,求主赦免我们的罪,如同我们赦免人的罪。我们很多时候都无法赦免自己的过失,当神爱和接纳我们,我们也要学习如何爱和接纳自己,这才是比较健康的人生信念。”

家庭和谐的心得

研讨会同场特邀资深亲子及妇女教育工作者何罗乃萱师母分享达至“家庭婚姻和谐”的心得。她指出,香港家庭、婚姻问题严重,社会却对此缺乏解答:“互联网发达令资讯泛滥,网上充斥着解决方案,却没有真正的答案。”她又提出了几个人们回应家庭议题的可行方式,包括:关注个人成长与成熟、调整空间与生活优先次序、处理和摆脱原生家庭带来的问题与阴影、学习与苦难同行、建立支持系统守望相助、培养阅读习惯,积存正能量。罗小时候曾被母亲标签成“不幸运的女儿”,造成很大的伤害。多年后她的丈夫何志涤牧师邀请她在一个嘉年华中,代表全家负责玩游戏,让她经历到幸运地赢两个大奖的喜悦。她感谢神的介入,医治她原生家庭而来的创伤。有一次,她在主讲一个亲子讲座后,有母亲前来表示她不懂如何鼓励孩子,因为她从未被拥抱过,罗拥抱她,她立即哭起来。罗指出:“若我们希望家庭状况能改变,我们要关心别人的孩子好像自己的孩子。”罗认同信仰有助人达至“内心和谐”:“信仰有一个好处,我们可以求神让我们明白,我们所见所闻给我们的印象是否真确。”

.左起郑健荣博士、许志超博士、翁丽玉牧师及何罗乃萱师母

学习处理冲突

组织心理学家许智超博士则从社会组织角度,分析负面情绪和行为引发的恶性循环。他剖析:“人与人冲突是因为不信任,不信任是因为有异议。异议可以令团队或组织更加健康,但当大家有不同意见而又无法及时一起集中精神处理这些异议,人与人之间便会产生不信任,逐渐累积为冲突。”许从生物学角度指出,脑部边缘系统中负责处理、记忆情绪的杏仁体在人情绪低落时血量会上升,令脑部理性认知的部分血量减少,从而无法有效处理异议。

许亦提出了“镜像知觉”的概念,说明当与人发生冲突时对世界、对事物的观察有偏差:“在冲突中,双方都会觉得对方有问题、有误解,而只有自己才是对的。每当我们发现对方有任何不妥当的地方,便会将对方的过失到处宣扬。”许最后以箴言15:1作劝勉,认为要解决冲突,人们必须承认、体谅自己与争执的对象,皆有负面情绪的循环,从而有助警觉自己在争执中亦可能有犯错。

 

(记者潘意韵报导)

admin

发布留言

发布留言必须填写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公开。 必填字段标示为 *

Next Post

国度1分钟(57) – 让孩子打破界限,活出神里的身份

22/07/2018 – 10 埃波月 5778
让孩子打破界限  活出神里的身份 在世俗的文化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