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什么人就做什么人 伴青少年厘清处理情绪

为何遇到一些小事情,青少年就是过不去!为何耐心开导后,孩子还是走不出来?如何帮助青少年处理与沟通情绪?台湾神学研究学院灵性咨商组教授兼辅导中心主任钱玉芬老师于6月9日在青年归主协会举办的讲座中表示,保罗要我们“向什么人就做什么人”,身为师长或辅导者,要用能与对方互通的语言向青少年说话,让他们讲出心中的认知和想法。

钱玉芬老师曾遇到一位很乖的女学生,因为男友回家奔丧,这位女学生只为了知道“我是否该和他联系,问他家里好不好?”而脸色惨白,半夜12点来敲钱老师家的门。原本是简单的问题,却在不寻常的时间找她,她问这学生:“妳是不是不确定在他心目中是否重要?”这位学生就一直掉眼泪,情绪先是焦虑,后是伤心。钱玉芬说,这位学生牵涉到自我形象以及家庭问题,因父母常吵架而离婚,过程中这学生从幼稚园到国小不断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希望父母关系能变好,最后父母仍然分开,让这孩子认为自己不重要,不是有影响力的人。另一位学生到伦敦自助旅行,才刚离开伦敦,辗转听到妹妹要到伦敦读书的讯息,就悲从中来,在伦敦一条不知名的街道感伤痛哭,原来这位学生也是有家庭破碎的问题。

钱玉芬说,情绪产生主要有两种因素:生理和认知(想法)。我们要陪伴对方察觉生理反应,为这情绪命名,并厘清想法。前一位学生表面的想法:“我该不该打电话给他?”深层的信念是:“我是一个不重要的人”、“我担心打电话过去会是嫌恶的反应”;第二位学生痛哭的深层的想法是:“我为什么没有家?”她提到,情绪管理的三不原则:不损人、不伤己、不压抑。很多自残的人都是因为里面的痛苦大于外在痛苦,所以情绪绝对不能压抑,压抑情绪一定会生病。不压抑的原则是:发现与承认、宣泄情绪压力、修正经验(被神所爱),回归理性的、合真理的思考。

钱玉芬也谈到原发情绪、续发情绪、功能性的情绪及适应不良的情绪的过程。她以“先生加班夜归”为例,妻子的原发情绪是“担心”;续发情绪是“生气”;功能性的情绪是“惩罚、剥夺”;适应不良的情绪是“习惯冷嘲热讽”。

钱玉芬指出,很多不健康的情绪,背后都是“缺乏爱”,所有负面情绪核心都是“孤单”和“悲伤”,也都是缺爱经验。钱玉芬鼓励大家,辅导、沟通和同理心的重点在于“原发情绪的厘清与表达”。我们陪伴青少年,让他们与自己的情绪对话,陪对方能说出来。

(资料来源:基督教论坛报)

admin

发布留言

发布留言必须填写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公开。 必填字段标示为 *

Next Post

“我爱家我公投” 全力推动连署35万份

24/06/2018 – 11 搭模斯月 5778
“爱家公投”三项公投案因要赶在8月底前完成至少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