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數之不盡的蛋糕教學資訊,攪拌麵粉,打鮮奶油,不再是又大又難的事了。還記得以前曾經流行一時的即做蛋糕粉(instant cake mix)嗎?我最近得聞它的一個有趣故事。
美國食品廠在40年代研製出即做蛋糕粉,所有材料已預先混合,消費者只要加水進去,就能輕輕鬆鬆做出蛋糕來。初期銷售情況很好,但50年代中期出現滯銷,通用磨坊公司於是請來心理學家Ernest Dichter找出問題。最後發現原因是過程太過簡單,蛋糕的確做成了,但消費者感受不到自己是在進行烘焙;即是說,參與度太低,無法帶來滿足感。Dichter建議增加一項工序:加入新鮮雞蛋,讓消費者感到自己真像個蛋糕師傅。結果銷量大增。
幾十年來,香港的電視台一直有烹飪節目,都是在下午的婦女節目時段。現今烹飪節目形式層出不窮,並且全日不同時段都有,反映自煮時代的熱潮。雖然物質豐富了,但人們已不再只滿足於味覺的享受,更想「快樂地參與」煮食的過程。有人便說,這可能是工業化造成人與物質之間的關係疏遠,而最後產生的反彈現象。用錢買蛋糕吃,怎能及得上自己親自烘培蛋糕那麼有意思呢!自己親手做出來的,即使不是一流,但在自己眼中就是偉大作品。
這種參與創作過程的熱情,社會層面的集體表達有「創客文化」(台灣稱之為自造者文化)(maker movement),中國內地和台灣的政府大力推行,加上補貼,因此兩地的起步早於香港,規模也較大。我們小時候,媽媽在家裡用縫紉機造衣服,而創客文化將之推向高科技層面,昔日媽媽車縫衣服,今日創客使用高科技儀器創造機械人。自己需要的東西,親自設計,親自動手,就是創客精神。
教會向來有高度參與的文化,在這方面走在時代的尖端,人人皆祭司,個個要事奉。但只有「做」,不一定是有滿足感的參與,因為過程可能沒涉及創意,只是因循去做。你可能會說,我們是要服侍人,不是求個人滿足感,我同意,我也不是提倡有自利動機的事奉。我想說的是神創造人的特質,如果我們在事奉中壓抑了神給我們的創造力 — 我們所分享到神的一種屬性,我們就在彰顯神的豐盛上有所欠缺了。
文@黃少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