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粵語版:
華語版:
春節習俗與基督教信仰
春節將至,當中的習俗同基督教信仰有無衝突呢?
不少春節習俗背後其實有著豐富的哲理,基督徒不應一味的否定傳統習俗,反而應該嘗試去認識其文化及起源
貼揮春(春聯)
是否迷信 | 有研究認為貼揮春(春聯)的習俗大約在南北朝傳入,用紅色或木貼在門邊,故猜測可能是當時猶太人亡國之後來到中國帶來的逾越節習俗,在門框上貼揮春是與逾越節習俗有關是大有根據的。 |
屬靈轉化 |
|
(今期《國度復興報》中間大頁有「國度降臨、興旺福音」揮春(春聯),歡迎大家剪下貼上。)
發財利是
是否迷信 | 「利是」古時是「紅包」,用紅紙包上祝賀人的說話,而不是放錢的。習俗原本的意義是給人祝福,不屬於民間迷信。 |
屬靈轉化 |
|
處理春節習俗與基督教信仰之間的衝突
1 | 區別「文化」抑或「迷信」 | 基督徒不一定要完全反對文化習俗,有的是可以認同的,但基督徒應反對迷信。 |
2 | 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 | 有智慧地回應民間迷信或民間習俗 |
3 | 肯定中國哲理與基督教信仰之間的共同點 | 習俗背後可能有哲理,找出哲理與基督教信仰之間的共同點,打開話題與未信者討論,成為見證福音的好機會。 |
4 | 深入了解中國文化及歷史 | 華人基督徒應該對中國文化及歷史有承擔,不單是要領人信主,也要承擔中國人的苦難。 |
內容取材自梁燕城的〈春節傳統活動面面觀〉,刊登於印尼華人基督教會聯會網站(http://pgti.c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