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柏祺城市轉化中心踏入10週年,一直致力為各個領域的信徒領袖提供教導與裝備,推動城市宣教與轉化。今期本報訪問了柏棋城市轉化中心總監陳敏斯博士談及實踐神學的應用,以及轉化型領袖的興起;今年博士畢業生建築設計師王緯彬(Ben)分享有關教會、使命與空間的關係與實踐。
建構使命空間
在神的帶領下,從2003年開始,Ben有機會參與教會的建築設計,後來每年都參與8-10間大中小型教會建築項目。在此過程中,Ben感受到教會很注重星期天崇拜的出席人數,平時卻很少人來,有些還會關上門直到下個週末。「教會有很多地方,但是社區卻有很多人住劏房,為何教會不開放自己的空間給他們使用?我開始去推動這個理念,我和客人分享,也去不同機構舉辦講座,與教牧分享開放教會空間的可能。」
Ben最有興趣的領域是教會與空間的關係,在柏祺讀書的過程中,Ben被啟發更多去認識「使命」。「我以前不太想使命,認為宣教士去外地宣教才叫使命,但我在柏祺學到,我們每個人在城市中都能參與宣教,無論是牧師,機構服事人員,還是職場信徒。教會、空間和使命之間的關係成為我的研究重點,使命是整件事背後的鑰匙,去解鎖空間和教會。對我來說,這是一個新的發現。」
Ben又指出,最近2-3年在疫情下,教會發生不少轉變,以前覺得要吸引人進入教會,但是做起來很困難。有研究指出,2020年開始,教會開始從只看內部的需要,轉向看到社區的需要。香港教會以前沒有積極去探訪,派發物資,這1-2年幾乎每間教會都會想這件事。「在新常態下,教會觀從吸引人的模式,轉去使命的模式,面向和進入社區。因此,我稱之為使命空間,這個空間不一定在教會裡面,外面社區的空間也可以成為信徒的空間,教會能發揮影響力的地方就是使命空間。」
轉化從改變思維開始
Ben坦言,過去多年,他們曾經幫助二三百間的教會進行設計和改裝,很多時候他們計劃得很精細,但大部分教會只要重新上油漆,或者裝修廁所。教會的傳統思想限制了思維的改變,令教會的發展跟不上世界的轉變。Ben認為,教會要重拾他們在城市中的宣教使命,教會一向比較內向型,而忽略了神賦予他們在社區中的使命。教會要考慮如何更新宣教的文化,而不是將宣教交給牧師或者宣教士去做,從上而下慢慢滲透文化,幫助會眾去明白我們每個人都是宣教士,無論在哪個職場或地方,都會影響那裡的人。
Ben亦有身體力行,去構建自己的使命空間。「近期,我將公司的一半空間改造成為共享空間,透過向外開放,提供租場服務,舉辦展覽等活動,去接觸業界藝術設計的人,也與年青人的家庭教會合作,讓他們可以使用這個空間去聚集信徒,希望透過這樣的環境去創造一個新的使命空間。」
香港教會的改變
柏祺城市轉化中心成立10週年以來,專注亞洲事務,裝備城市宣教的領袖,數十位博士畢業生來自不同領域,在柏祺中學習以城市宣教實驗室的眼光去研究城市轉化,並將異象與研究實踐帶回各自的教會、機構,以及職場崗位,推動城市的轉化。
陳敏斯博士受訪時指出,「好的神學是以實踐開始,也是以實踐結束。」然而我們一般在神學院學習的是系統神學,這是由上而下的神學。華人教會比較不注重實踐神學,很多時候是實用神學,就是很技巧性的東西,例如教會管理和輔導等。反而實踐神學是從經驗出發,不是注重腦袋的探討,而是注重群體裡的實踐。 例如教會對一個服事事工有些感動亦有些經驗,就需要匯聚一群人去探討事實和經驗是否有效,最後教會作為一個群體將會如何回應這個感動?
轉化型領袖的興起
這10年間,香港教會出現了醒覺,特別在過去3年,教會被迫因應時勢而改變,有不少新型態教會,以及信徒群體開始湧現。他們與傳統教會有所不同,是去中心化的,使命清晰,而且比較注重所在圈子的影響力。以前教會注重舉辦佈道會,一人領袖的模式,而現在是靈活和流動性很強的信徒聚集。越來越多教會願意去嘗試新的模式,不再是叫人來教會,而是如何去凝聚、牧養和建立信徒群體。
陳提出,在城市轉化的歷程中,轉化型領導的興起很重要。轉化型領袖注重與跟隨者的關係,以及建立團隊。「我鼓勵領袖以實踐神學的進路去看教會,他們要聚集一個群體去詮釋教會現況和經驗,然後進行神學反省,最後經過祈禱和分辨,發展出一個更新的實踐方案。」陳坦言,現在華人信徒群體的溝通,還是傾向期待領袖告訴他們怎麼做,但教會的發展開始走向有機,以及海星型,即使少了一隻手還是能生存。所謂神學反省,就是教會能夠根據自己的DNA和傳統歷史,與神學互動。因著每間教會的特質不同,得著的實踐方案,以及回應的方式也各有不同。
(記者何雲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