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與教會的連結範圍 -【選民系列】專欄

耶路撒冷會議沒有要求外邦信徒成為猶太人(徒15)。邁克爾(Boaz Michael)肯定地說:「神一直希望外邦人加入彌賽亞和以色列,卻不用失去他們的種族身分、語言或民族傳統。」這意味著外邦基督徒沒有責任遵守妥拉的所有誡命。帕森斯(John J. Parsons)呼籲基督徒要「認知律法」而不是「遵守律法」。

鄭力奇(Toby Janicki)指出,「律法對以色列大家庭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指示。」根據他對妥拉的研究,確實區分了以色列人和陌生人或外國人的責任。關於逾越節的獻祭,以色列和外邦人對律法的適用並不相同(出12:47-48)。關於住棚節,所有以色列當地人都必須住在棚內,但對於陌生人來說,這只是個選項(利23:42)。關於飲食誡命,陌生人可以吃明確禁止以色列人吃的食物(申14:21)。在新約中,敬畏神的外邦人被稱為敬畏神的人(徒10:22;13:26)。那些敬畏神的人沒有法規去強迫他們遵守妥拉中的猶太律例,如割禮或安息日。鄭力奇確定外邦信徒有責任遵守耶路撒冷會議中提到的四項禁令(徒15:19-21),但他指出一些猶太標誌的誡命是不適用於外邦信徒,例如安息日、祈禱匣、割禮、門框聖卷和繸子。

雖說是猶太標誌性的誡命,鄭力奇還是建議外邦信徒接受安息日,因為它是在創造中設立的,是為全人類預備的(創2:1-3)。雖然安息日是神與以色列人獨特關係的標誌,但當它與外邦人相關時,鄭力奇說有不同之處。他寫道:「在出埃及的背景下,命令是『遵守』安息日,而在創造的背景下,命令是『記念』安息日。因此,安息日有雙重目的。」這意味著外邦信徒沒有猶太人那麼嚴格。最後,鄭力奇寫道:「遵守安息日不是強制性的,但肯定不是被禁止的。外邦信徒需要一個神聖的日子來休息和敬拜,就像猶太信徒一樣。」

同樣,關於逾越節、五旬節、贖罪日和住棚節等節期,鄭力奇說:「第一世紀外邦信徒參與聖經節期是出於對以色列神及祂獨生兒子耶穌的愛,以及渴望在神命定的節期時間中完完全全加入以色列民。」帕森斯總結說,遵守律法是信徒對耶穌死亡和復活的內在反應,並通過愛神來證明。他說:「耶穌的律法就是愛,完全超越了遵守規則的行為,是我們真正與神及人相交的方式。」

與以色列連結源自對神及其選民的愛。連結是內向和外向連接的事情,內向連結是將希臘思想轉變為希伯來思想,表示回歸基督信仰的根源,將有助於了解猶太文化和聖經真理。外向連結是內在的表達,將有助於彌合與猶太人的差距。如果十字架拆毀了猶太人和外邦人之間的牆,那麼與以色列連結就是活出在基督裡的和好。如果信主的猶太人和外邦人都屬於一棵橄欖樹,那麼連結就是挫敗不信和傲慢來維護團結。為連結作出的努力是要滿足神的心,就是在基督裡神國度的合一性。

 

 

 


黃濠光牧師博士,現任神召會友愛堂堂主任,曾任國度復興報及國度雜誌總編輯。畢業於美國福樂神學院及新國際大學。曾在以色列海法大學修課,熟悉以色列近代史。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Next Post

世界與天堂的抉擇 -【火煉的使徒】專欄

13/06/2022 – 14 西彎月 5782
1971年5月22日,上級發出通知,將提拔我成為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