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宣教士來台18年 漁村小鎮建立跨文化交流基地

新北市東北角的福隆,是一個人口不到兩千人的純樸漁村小鎮。福隆火車站前,一個紅色招牌的教會,規模不大,卻肩負起跨文化宣教的使命,來自美國的宣教士羅禮德,領受耶穌在馬太福音得人如得魚的呼召,在這裡打漁18年。

剛到台灣時,羅禮德領受神要他融入當地文化,用台灣人的方式傳福音。他從學中文起步,接著因為旅遊發現這個靠海的偏鄉地區,他與YMCA(基督教青年會)配搭英語教學開始,在福隆澳底等東北角十個學校帶英語營隊,積極有活力地傳福音。

羅禮德宣教士接受訪問

以英語教學傳福音的策略非常有效,帶來不少當地孩子及家長進入教會,羅禮德甚至與美國家鄉教會合作,開啟台美雙向文化交流的暑期營會,並打響口碑。羅禮德分享:「美國的孩子與我們的年青人一起唱歌,美國父母不相信他們的孩子會用中文讚美主,所以他們很感動。」

在台灣多年的宣教經驗,也讓羅禮德學會用華人的觀點來傳福音,剛開始他常碰到人們拒絕,讓他不知所措。而東北角福隆教會人數雖然不到百人,但弟兄姊妹都樂意擺上,大家忙進忙出,讓教會更像溫馨的大家庭。會友蔡麗香分享,其實在這裡建立教會是比較辛苦的,因為這種漁港都是拜媽祖的。「開始的時候我們想,他們到底能做多久?我們可以有教會聚會到什麼時候?還好真的是神恩典,讓這個教會愈來愈興盛。」

「你應該回家賺很多錢啊,你為什麼在這裡浪費時間?有時候人會這麼跟我說。」羅禮德分享,「可是在我心裡有一些事情是我不能解釋的,那就是喜樂。我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種喜樂,如果不是因為耶穌,當然要去很熱鬧的地方,但神就叫我來這裡,如果我在這裡到生命的最後一天,我也願意。」

18年開拓教會之路,艱辛又漫長,羅禮德困惑或苦悶時,就到海邊禱告,得人如得魚的呼召,一次次重新堅立他的信心。他在美國原是木匠,帶著滿滿的愛橫渡大西洋,在台灣,他是神的漁夫。

(新聞來源:GOOD TV新聞中心)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Next Post

馬偕故事將拍成電影 《教會》金像獎導演執導

09/05/2022 – 8 以珥月 5782
為紀念馬偕博士在台宣教150週年,一部有關「馬偕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