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基本步 家多一点爱

近年LGBT群体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对年青人更带来不少冲击和影响,教会应该如何回应这个群体的需要?精神科康贵华医生(康爸)服事LGBT群体多年,他指出,LGBT群体需要一个属灵的家,以致他们的创伤得到医治,关系得到修复,生命从而改变。LGBT群体正是新的未得之民。

全球性运动

受到社会运动及疫情影响,香港同志游行已连续停办3年,今年11月中改以市集方式举行。针对LGBT运动在全球越来越普遍的现象,康医指出有两个方面因素,一是全球性解放运动兴起:性别由自己决定,不是由身体决定。有些人认为,未试过怎么知道自己不可以,和异性拍拖不开心,可以试下同性。过去或许很多LGBT的形成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受到创伤,而现在则越来越多人受到社会风气和潮流的影响,透过性开放和性尝试,去扩阔他们的界线,从而衍生出另外的LGBT群体。二是婚姻破碎的影响:某程度上婚姻破坏得越厉害,LGBT群体就越多出现。婚姻需要认真专注,一生一世,稳定爱的环境,孩子的成长和心性发展就会健康。

从个人服事到教育

康医初时以医生身分去帮助LGBT群体,后来他发现,这种专业的一对一关系,不是他们最需要的。“他们真正需要的是家的关系。”2004年,康医与一群有心人一同建立“新造的人”协会,服事LGBT群体和家长。2019年,他们创立了心性教育协会,致力推动孩童的早期教育。

康医指出,LGBT群体的形成,与生命的早期经验有关。有些孩童在几岁时发现有跨性别问题,例如男孩子想穿女孩子衣服,父母只是责骂和制止他们,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家庭造成的创伤,或者失衡,早期朋辈的伤害和影响,都很可能会引致LGBT问题出现,因此孩童早期的教育很重要。

“我们会帮助父母去改善与孩子的关系,而不是针对跨性别的问题。例如,一名有性别认同障碍的男孩子,经过我与他的父母深入探讨后,发现孩子与爸爸的关系比较疏离。透过用一年的时间去改善父子关系,孩子的跨性别表现就开始减退,甚至消失。同时,妈妈也要学习放手和退后,让孩子多些与爸爸相处。最终父母关系进步了,与孩子关系也进步了。孩童早期跨性别表现,可以因为改善关系而改变。”心性教育协会亦进入学校,为学生提供建立性别自信,以及心性教育等课程,包括认识性别认同和性倾向的形成,带出正面信息。

新的未得之民

康医亦指出,神透过LGBT群体让我们学习反省,我们是否懂得牧养一些生命有困扰和创伤的人。王永信牧师曾于2005年在多伦多“走出埃及”会议上说,同性恋者是现代新的未得之民,而现在更可扩展至LGBT群体。其实神也爱LGBT群体,我们应该祈祷,愿神差派工人去到他们当中,为基督得着他们。“我们可以有不一样的观点,对于这类宣教对象,首先我们要去了解他们的文化和思维方式,与他们建立关系。这是教会的一个典范转移,原来是要去宣教,进入他们的世界,了解他们的文化,将信仰本色化,当带他们回到神面前,也要预备好家去盛载这班人。”

康医又强调兴起属灵父母和同行者的重要。LGBT群体需要多重的爱,垂直的爱是属灵父母,牧者和师父,他们也需要朋辈的同心和支持。“我发现以夫妇的形式去接待和关心这个群体很有果效。例如我和太太一同牧养一个女同性恋小组,定期与她们吃饭,聊天查经。其中一人说,在她的人生中,从未试过有一对夫妇去关心她。对于婚姻,可能在他们经历中已经没有信心,教会应该活出神原本设计的美善,让他们不只是听见,还能看见和经历。”

 回应年青人需要

对香港年青人来说,有些人从小在教会长大,发现自己有这个倾向后,他们只有对着很信任的人,才会将自己的问题说出来。如果他们感受不到教会的爱,就会失望,有些人会离开教会,有些人会继续做双面人,隐藏自己。而其他年青人看到教会不懂爱他们,信仰会受到冲击,产生危机。教会不懂如何牧养LGBT群体,就需要去学,这个问题对很多下一代的年青人造成影响。

“新造的人”曾帮助一个女后同(脱离同性恋生活的群体),她有心读神学,毕业后去一间教会实习,而那间教会最终聘请她做实习传道人。“她成为传道人,自然能接触年轻人,更能分享自己的经历,神如何爱她,帮助她离开那个群体。我希望帮助香港更多教会成为对LGBT群体友善、懂得接待和牧养他们的教会。”

LGBT同行的呼召

康医回忆,1984年,在心理辅导培训中,他选择了一名患有抑郁症的同性恋男士作为辅导对象。经过30多次,每次一个多小时的见面辅导,成为他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神让他看到同性恋者的困扰。在体会他们的困难中,神将爱他们的心放在康医里面。这几年,神告诉康医要离开安舒区,成为别人的父亲。“做医生是舒服的,有问题解决了就算完成了,不用看顾人的生命,而要做爸爸的负担就很大,要与哀哭的人同哀哭,喜乐的人同喜乐,这是神给我的指示和提醒。”

“我们建立了一套修复创伤关系的治疗和同行方法,帮助他们重建自己的形象和价值,也修复与家人,甚至与神的关系。”他们原生家庭的缺乏可能仍然存在,但属灵的家,属灵的父母,生命师父,主内弟兄姊妹是他们最需要的,这也是他们失去的。“我们这些组织就好像一个中途站,是教会延伸的一部分。我们摸索出一个可行的路,让他们成长改变,回转归向神。如果我们能将他们带回教会,那才是他们真正成长的属灵的家。”

(记者何云深报导)

 

 

admin

发布留言

发布留言必须填写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公开。 必填字段标示为 *

Next Post

两代对讲 (6) 迈向2022新旅程

26/12/2021 – 22 提别月 5782
为探讨年青人与上一代的想法差异,促进两代间的理解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