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与教会的仳离议题(下)基督徒会否为以色列地而战?-【选民系列】专栏

基督徒会否为以色列地而战?

犹太人第一次叛乱始于公元66年,结束于公元73年,在此期间,圣殿于公元70年被毁。在耶路撒冷陷落之前,犹太基督徒社群逃往约旦河谷以外比利亚(Perea)的佩拉(Pella)。他们可能记得耶稣关于耶路撒冷被围困的话(路21:20-21),就没有加入支持起义。韦尔森(Marvin Wilson)评论:“犹太基督徒逃难到佩拉,此举是会堂和教会逐渐分离的过程里重要的一步。犹太基督徒当时不支持民族主义运动,没有一同反抗罗马,使大众反感。国难当前,犹太基督徒却置身事外,因此有了不忠卖国的恶名。此外,犹太基督徒离开耶路撒冷和圣殿范围,地理上的迁移使他们跟会堂分裂得更快,因为他们松开了跟犹太信仰文化本来紧密的宗教联系。另一方面,犹太基督徒用耶路撒冷沦陷作论据,指责犹太会堂。他们说,耶路撒冷之所以变成荒场,是因为神审判以色列拒绝弥赛亚。”

犹太人第二次起义始于公元132年,结束于公元135年,领袖是自称是弥赛亚的巴柯巴(Bar Kokhba),成千上万的犹太人加入了他的弥赛亚运动。罗马人镇压了起义,并彻底摧毁了耶路撒冷。起义期间,犹太基督徒拒绝战斗,因为他们只承认耶稣是弥赛亚,而不是巴柯巴。起义失败使犹太人失去了土地,而犹太基督徒同胞又不与他们结盟,这导致了第2世纪中叶的决定性仳离。早期的教父,例如殉道者尤斯丁、俄利根、耶柔米、屈梭多模和奥古斯丁,都曾发表过谴责犹太人的讲道、对话、谩骂和辩论。结果在中世纪,教会的反犹太教和替代神学引发了持续至今的反犹主义。这一段吹嘘和傲慢的历史,标志着教会对支托他的犹太根源一无所知。这在纳粹大屠杀期间达到了高潮,当时有六百万犹太人遭到屠杀。纳粹根据马丁路德的反犹主义学说进行了大屠杀。韦尔森感叹道:“也许大屠杀发生的最重要原因是教会忘记了他的犹太根源。”爱德华·弗兰纳里(Edward Flannery)评论道:“反犹主义包含了许多罪孽,但归根结底是基督徒的信心否定了,基督徒的盼望失败了,基督徒的爱心患上了痼疾。”他说,反犹主义带出的悲惨故事是呼吁人去悔改。

基拿(John G. Gager)从社会学的角度解释这种仳离:“任何深刻或激烈的冲突都涉及群体的密切关系。”他指出:“毫无疑问,犹太教和基督教在许多方面彼此接近,两者都寻求成为希伯来文圣经的唯一拥有者;都坚持唯一代表真以色列的权利;并且都寻求外人认可为圣经启示的唯一承载者。”无论是犹太教还是基督教,两者持续存在又充满活力,于对方都构成威胁。在这方面,教会中的反犹太教“不仅是抵御攻击的防御,而且是基督徒自我肯定的内在需要。”


黄濠光牧师博士,现任神召会友爱堂堂主任,曾任国度复兴报及国度杂志总编辑。毕业于美国福乐神学院及新国际大学。曾在以色列海法大学修课,熟悉以色列近代史。

 

 

admin

发布留言

发布留言必须填写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公开。 必填字段标示为 *

Next Post

高雄首创绿园道彩绘墙 27幅彩绘带来圣诞惊喜

10/12/2021 – 6 提别月 5782
高雄市首创“绿园道彩绘墙”,由14位艺术家,画出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