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gdom LIFE】藝術治療與信仰

創造者不單是最大的藝術家,更把創作藝術的能力賜給人類,成為表達情感的最佳工具,將說不出的話展露出來,更可應用在心理治療中,使受傷者得醫治。「藝術治療」近年在坊間漸漸興起,可惜與信仰結合的卻不多。「藝覓心理治療中心」「杏樹枝創意教育」早前合辦藝術治療與信仰」講座,由註冊藝術治療師及婚姻及家庭治療師董美姿主講,從信仰角度探討藝術治療,以及藝術在教會工作的應用。

回轉才是真醫治

董首先以信仰角度指出「治療」的定義,就是生命得以修復達至完整,正如以賽亞書6:9-10說﹕「你去告訴這百姓說,你們聽是要聽見卻不明白,看是要看見卻不曉得。要使這百姓心蒙脂油、耳朵發沉、眼睛昏迷,恐怕眼睛看見,耳朵聽見,心裡明白,回轉過來,便得醫治。」原來對自己、對事情真相有更多「看見」、「了解」,回轉到神那裡去,才是真正完全的醫治。作為藝術治療師,董強調自己並不是醫治者的角色,只是負責幫助對方。

所謂「藝術治療」只是簡稱,是指以藝術作為溝通工具,進行心理治療,完整名稱應為「藝術心理治療」。「藝術治療」的過程中,必須有一位治療師作為「第三者」,因應受助者創作藝術作品時的狀態作出觀察、分析、評估、介入,再而進行心理治療。董認為,執行「藝術治療」的治療師必須具有認可的學歷,持有專業輔導學會的專業會員資格,確保治療對象得到有質素的幫助。她又提醒,藝術治療並非指自己獨立創作藝術,那只是減壓,不是真正的「治療」。

藝術治療著重受助對象在創作過程中發掘、理解、認識自己,進而有所改變。透過繪畫、陶藝、併貼、雕塑、書法、攝影,甚至寫作等等不同類型藝術創作,受助者可以認識他們的感受,知道這些感受如何影響他們的社交、對事情的期望、如何做成焦慮。他們對自己的作品會有不同的回應,有些人會對作品認同,另一些會感到驚訝,抑或是不願接受,這都反映了他們的心理狀況。

創作中發現自己

創作時,受助對像會不斷跟作品互動,調整自己的作品,例如加入顏色、素材等等。「作品會告訴你『夠不夠』,滿不滿足到自己想表達的東西。」治療師運用人類學、心理學知識,輔導技巧去觀察對方,提出問題引導對方思考自己的創作行為,卻不會介入對方的創作思路,例如問﹕「你有沒有發現自己……?」受助對象在創作中會找到滿足感、新體驗、新想法,並在治療師的提問及引導下,發展出新的目標、期望、願望。「這一切都要靠自己去經驗。」心理輔導的功能並不是告訴對方怎樣去做,而是提供安全、開放的環境,引導對方自我發現。

「治療師永遠不會判斷對方所畫的是什麼,而是會去問對方,他們想要表達些甚麼。」董指出,藝術治療並不是心理分析,不可以只看作品來判斷創作者的心理狀態,因為在不同情況下創作,創作者所想要表達的東西都不同,不可單憑符號、標誌性的應用去閱讀作品。

董又引用科學分析指,人類的理性思考常常受情緒影響,而「藝術治療是左右腦的平衡。」腦部很多東西不是語言文字可表達的,尤其是兒童、曾受創傷者。「有些人在創傷過後,腦部產生保護機制,告訴自己某些事情不曾發生過,因而失去了某些記憶。」透過創作,腦部可以處理情感的部份,以致我們可以再次以理性分析問題。有時候,一張圖片會勾起回憶、想法,刺激右腦情緒、聯想。另外,太過私隱的事情,人有時不想從直接說出來,卻可以透過創作去表達。有些藝術創作,更會表露出自己缺乏、想要、期望的東西。「例如以『快樂的一天』為題,有些小朋友會畫出一個遊樂場,原因是他們平日很少時間到遊樂場玩耍。」

小心選擇治療工具

提到藝術治療在信仰中的應用,她說﹕「基督信仰的最大目標,就是重修跟神的關係,藝術治療在信仰上的應用亦是一樣。」基督徒信主後並不是立即與神完全連結,而是要經歷一個旅程。我們經歷過失去後,就會尋求長久的東西,知道什麼才是可靠、永恆,認識真正的愛,才懂得愛其他人、愛自己。藝術治療正正就是有助於這個發現旅程的工具。

另一方面,董提醒,某些藝術治療的應用與信仰亦有衝突的地方,例如較著重個人主義,強調每個人都有治療自己的力量,甚至會借助其他靈界力量,如氣、磁場等等去做心理治療。從「禪」而來的靜觀默想,跟信仰也有衝擊,基督徒必須小心分辨。至於現時流行的「禪繞畫」,以繪畫纏繞線條來默想,也有異教根源。此外,透過繪畫「屋‧樹‧人」進行心理分析,其結果受文化、環境影響,亦不一定準確。

最後,董指出藝術在教會中的應用可以很廣泛,包括透過創作及分享得到鼓勵。無論是裝備成為藝術治療師,尋求相關服務,或是在教會中進行藝術創作,藝術技巧並非最重要,更要緊的是懂得欣賞神的創造。

(記者陳淑安報道)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Next Post

從神學角度 看電影與飲食

12/02/2017 – 16 細罷特月 5777
「神學路思」於農曆新年期間(1/31-2/4)舉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