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環球華人釋經培靈會於3月1-5日透過現場聚會及網上直播形式舉行。在午堂的聚會中,來自美國的謝挺博士以「顛簸人生論約伯」為題分享信息。在全球經歷超過一年的疫情肆虐,許多人失去工作家庭,人生被翻轉,謝指出義人受苦與世界秩序和反秩序大有關係,她從秩序角度,帶領信徒重新思考有關人生苦難的議題。
秩序的崩潰
聖經形容約伯是完全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的人。我們從約伯記1章3節看到秩序的人生:神給約伯一個完美的家庭和家產,作為敬畏神的祝福。這是道德和屬靈的秩序,但是我們看到這個傳統的秩序人生很快就被撒但的挑戰打破。
撒但挑戰神,約伯敬畏神是有緣故的。我們應當反思,當我們來到神的面前,是否常常求神的祝福。申命記28章講到,當以色列人背約,就要承受背約的咒詛;當以色列人守約,就要蒙福,這是非常清楚的傳統神學。在約伯記中,這個神學秩序被翻轉,義人遭遇嚴重的苦難。
當秩序崩潰時,我們要重新定義神掌權。神讓人活在秩序與混亂共存的世界,是要人極力去尋求屬神的秩序。當耶穌釘十字架的時候,我們會想到神失控了。然而當神掌權,不是要拿走十字架,而是藉著十字架來成就祂的救恩。今天當我們在各種各樣災難中,能否用這種方式重新定義神掌權。
反常中抗議
當約伯失去一切,他出於信而向神發出抗議。他相信應有的屬靈秩序,是敬畏神的人不應該得到咒詛的後果。約伯相信神是公義的,但是他所經歷的是不公義的事,他向神抗議,為何違反這個道德秩序。
約伯與神的關係是親密的,他可以坦誠向神表達,這是我們經歷反常中神給我們的權利。抗議顯出約伯的信心,因為他相信神在,才會和神對話,相信神是公義的,才會向神表達他經歷的不公義,他也相信神會聽人的抗議,並會行動。當我們個人向神表達抗議,這是神允許的,也是神悅納的。抗議的靈性就是坦誠向神說話,挑戰傳統神學,在抗議中顯信心。
絕地尋生機
經歷失去家庭家產,三友的攻擊和親友隔離,在人生最低谷中,約伯找到了自己所確認的:「我知道我的救贖主(者)活著,末了必站立在地上。」(伯19:25)救贖者,在舊約中是一個人最近的親屬,他有不同的責任和義務,例如贖親屬的土地,娶親屬的妻子,為被殺的親屬伸冤等。約伯表達,他希望有一個中保在他和神之間,為他發聲。歷代以來神學家的詮釋,認為這救贖者是神自己。祂一方面好像是在逼迫約伯,但祂仍然是約伯的救贖者。只有神是在末了仍然會在地上,是活著的。約伯相信,他會在身體以外看到神,這是約伯的盼望。
約伯記19章教導我們如何在絕地尋生機。我們可以來到神面前求信心。約伯在經歷苦難和反秩序中,最想就是見神的面。後來這個願望實現了,「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見你。」
對基督徒來說,即使在疫情中去世,仍然有盼望能見到神的面,我們相信復活的大能,是沒有最終的死亡。不管今生有多麼大的苦難和想像不到的絕境,但總是有盼望的,因為我們知道我們會去哪裡,有一天會親眼見到神。
顛覆的質問
約伯記38章是整卷書的高峰,約伯的經歷讓我們看到這旅程是從平常進入偏離平常,再進入更新平常的狀況。當神顯現的時候,神沒有回答約伯的問題,神在質問約伯。
在神的言辭中,神掌權並不代表祂會將混亂拿走,但神會為混亂和苦難立界限。神使約伯從狹窄的創造論中,進入更寬廣的奇妙世界。因著這個開拓的視野,約伯的世界觀被改變。約伯經歷神的確在掌權,是全知全在全能的神。人和所有受造物都是為了神的喜悅,整個神的創造以神為中心。約伯的「我」,本來是很大的,神發問後,他看到了自己的渺小,不敢再質問神。神的質問顛覆了約伯的人觀、神觀和創造觀。
反秩序是一個過程,偏離平常不是永久性的,當神顯現時,才能帶人進入更新平常。當人處於反秩序當中,是會感到迷惘痛苦,但也是有盼望的,神終有一天會介入,正如約伯的經歷一樣。在反秩序中,我們不是要放大自己的苦難,而是經歷神的偉大,如此生命就能經歷神的翻轉,從苦難中走出來。
屬靈秩序的更新
約伯記42章是約伯對神言辭的回應。當神顯現,他才心服口服的承認,神萬事都能做。認知的改變是幫助我們靈性的改變,約伯仍然不知道為何受苦,但是他已經不需要答案,靈命的更新最主要還是要經歷神,經歷對神新的認識。在基督徒的信仰中,我們會對神和屬靈秩序有疑惑,但如果我們相信在神有新秩序和一切答案,我們可以把問題放在一邊,活在這種不明但是又信靠的張力當中。
約伯記最後提到,約伯在還未死就讓女兒在弟兄中得產業,這是一種更新和行義。這是約伯遇見神之後,從家裡開始一個新世界,領受新的祝福,在家中為女兒行義。在新約中,這種更新秩序更加明顯:心靈貧乏的人有福了;凡為我犧牲生命,必得著生命;人子是安息日的主;五旬節聖靈降臨到所有人身上……而最大的秩序更新,就是耶穌的十字架,無罪的代替有罪的。耶穌帶出更新的屬靈秩序。
在這個反秩序的旅程中,神也邀請我們進入信仰動態的生活,去思想秩序和反秩序與神的關係,我們如何在信仰上調整自己更認識神,靈性不斷成長。信仰是持續更新的過程;信仰需要常常親眼見神;信仰是一次又一次的選擇稱頌神。
(記者何雲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