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是神對華人的祝福

農曆新年是中國最重視的傳統節日之一,雖然今年因疫情關係,親朋戚友之間未能走動拜年,但新年仍然是家庭團圓和互相祝福的重要日子。來自美國的復興華人國際事工及香港基督教復興教會創辦人包德寧(Dennis Balcombe)牧師,來港宣教已經超過四十年,對他們一家三代人來說,早已融入華人文化,一年中最重視的節日就是新年,他們認為這是一個傳福音,傳揚神的愛的好時機。

喜愛新年的宣教士家庭

包德寧牧師於1969年蒙召從美國遠赴香港建立教會,服事華人。復興華人國際事工致力服事中國教會,透過策略性地與各地教會和機構建立伙伴關係,共同推動「中國宣教 宣教中國」,為要興起末世的宣教大軍,幫助中國教會完成屬天呼召。

劉沙崙牧師對敬拜充滿熱情

出生於香港的宣教士二代,同樣蒙召要祝福中國的包德寧牧師女兒——劉沙崙牧師談及,她的爸爸很特別,一般宣教士會送自己的孩子去讀國際學校,或者在家教育,而且家裡注重保留本國文化,但爸爸是要拿走這些文化。劉沙崙3歲開始就入讀本地幼稚園,從來沒有讀過國際學校。爸爸在家中有一個規矩——只講中文。爸爸從來沒有和她講過英文,媽媽開始來港時中文不太好會講英文,劉沙崙上學學中文,媽媽也會跟著她一起學,到了弟弟出生,家裡就完全只講中文了。

 

一家人也從來不慶祝感恩節,聖誕節也是很忙碌的事奉,反而很注重過中國新年。與中國人一樣,除夕夜全家人會一起吃團年飯,新年期間很多弟兄姊妹會來家中探訪拜年。過年,爸爸也一定會派利是。劉沙崙笑言:「我的孩子也是靠這些利是存錢的。總之新年是很開心的日子,爸爸也很喜歡行花市,常常叫我們陪他一起去。」

中國文化與神的淵源

包德寧牧師一開始接受訪問就笑説:「『駛乜』講英文,我們是中國人。我一踏足香港,我就是中國人,我永遠都不會回去,很多人走,我也不會走。」

他談到中國文化與神有很深的淵源。中國的新年與逾越節非常相似,除夕夜中國人吃團年飯,而以色列人出埃及之前的一晚會一同吃逾越節晚餐;中國人會在門口貼紅色的對聯和揮春,而以色列人則會在門框門楣塗血。這是神對中國的一般啟示,其實早期的中國人是認識神的。古代中國的祭壇會用羊牛作為祭物,甚至皇帝所寫的詩與聖經也有相似之處。古代學者,也有談到老天,天賜等,中國農村叫老天爺,這是中國人初期對神的認識。

中國人有信佛和拜偶像的習慣。漢代之後,佛教才傳到中國,但很早之前中國人是一神論的。中國人講究落葉歸根,其實中國人是有根的,這個根是一神論,就是相信神和禱告,而不是拜偶像的。中國人是神的兒女,中國也叫神州,這個地方是神統管的地方。

包又分享,農曆新年,如果教會懂得傳福音,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過去他去探訪中國的農村,家家戶戶都貼紅色對聯。包問他們為何要這麼做?他們只知道是為了不讓不吉祥的東西進來,以及能夠保護他們,於是包能自然地與他們分享福音。他也說:派利是也是一個很好的行動,可以去祝福人和傳福音。例如大廈的保安,他通常會給200元,他們收到後都很開心,因為他們的工資也不高。有時他會在利是中放福音單張,或者會送一些聖經書籍。

祝福別人的好時機

今年新年亦在疫情中度過,關於社區和基層家庭的關懷,劉沙崙牧師談到,教會的關懷睦鄰中心,最近推出了食物銀行計劃(FOOD BANK),正在服事接近100個家庭。因為疫情令很多家庭失業,關懷的需要很大。中心透過每星期向他們派發食物,讓他們接觸福音,令很多婦女信主,慢慢地他們家中的孩子和丈夫也開始信主。而且很多婦女不只接受幫助,她們也想做義工出一分力。

同工也分享,神真的看顧貧窮人,當他們決定要做食物銀行後,供應就多到不夠地方擺放。除了柴米油鹽之類的生活物資,甚至每個星期都有從果欄送來一車車的水果。他們現在也收到50萬個口罩的捐贈。「這個新年我們會再派多些物資給那些有需要的家庭。」

包德寧亦提到,香港的教會重視商人或有錢人,而疏忽了基層人士的需要。香港是一個富裕的城市,亦是貧富懸殊最嚴重的地方之一。教會覺得香港物價很貴,所以總希望多一些有錢人來奉獻教會,但是他們不是這麼容易聽福音。反而在這樣艱難的時刻,我們應該轉向基層的人。而基督徒應該要委身香港,因為這是我們的城市。

最後包德寧牧師向香港教會和中國信徒拜年及祝福:
祝福大家新年快樂,身體健康,靈命豐盛,在未來一年愛失喪的靈魂,去傳福音,將你的祝福帶給他們,然後神會更大祝福你們。

(記者莫嵐報導)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Next Post

手機遊戲設聖經英雄人物角色 盼傳福音給新世代

11/02/2021 – 29 細罷特月 5781
「Heroes 2」電子遊戲應用程式計劃於三月發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