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爾文的美食主義 -【好食有道】專欄

雖然福音派教會不是改革宗的支流,但追溯歷史源頭,信仰的啟蒙確是離不開16世紀宗教改革的影響。聽聞現時本港有些教會正密鑼緊鼓籌備明年(2017)宗教改革五百周年慶祝,馬丁路德在1517年10月31日將抨擊教會弊端的「95條論綱」釘在威登堡教堂門外,隨即掀動一場激動人心但又充滿血腥的革命。五百年過去了,有了時間的距離,才會更清楚看出真相。明年的慶祝活動相信會反思當年宗教改革家的神學,或帶來新的詮釋,而我特別感興趣的是加爾文對教會藝術的「真」觀點,除此之外,便是他對飲飲食食的看法。

加爾文面容嚴肅,經常禁食閉門寫作,加上英國清教徒深受他的神學影響,總的來說,給人的印象是一位生活刻板、毫無情趣的神學家。但他在《基督教要義》裡,對基督徒的享樂卻提出過聖經教導。他認為神為人類創造食物,不僅是滿足身體需要,也是為了給我們觀感和味道的歡悅。身為神學家,當然少不了聖經的根據,他以詩篇一零四篇15節支持他的論點:「又得酒能悅人心,得油能潤人面,得糧能養人心。」所以我們不應只重視食物的實用價值,更要懂得享受,這才是屬靈啊。因為所有美物的受造目的是為引導我們認識它們的創造主,對祂產生感恩之情

美國著名長老會牧師凱勒(Tim Keller)曾在其著作中引用加爾文的觀點,提醒人要欣賞受造世界,不要只重視事物的功用價值,有時候要停止工作,全心敬拜讚美神,享受勞碌得來的美物(包括美食),否則不能經驗到生活的意義。可惜西方文化信奉實用主義,追求效率,不會欣賞日常的美好事情。其實,華人教會文化也一樣,太重視效率和功能,在安息日,崇拜過後有一連串的工作會議,學習和服侍都集中在這一天進行,忙得不可開交。這些活動本身不是不好,但若然繁忙使我們錯失了享受神的機會,那就仍然遠離我們受造目的。猶太人在這方面比我們聰明,安息日提早下班,與家人朋友享受豐富晚餐,心裡懷著感恩之情度過愉快的一天


文@黃少芬

admin

Next Post

國度1分鐘(1) - 七山策略

28/02/2016 – 19 亞達月I 5776
  常常聽說「轉化七大山頭」,究竟在說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