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峰香港教會 目標導向 新人為本


李牧師與弟兄姊妹合照
 

美國馬鞍峰教會以「目標導向」模式,主導教會整體的發展,在南加州建立了10個聚會點,是世界知名的大型教會。主任牧師華理克所著之暢銷書《標竿人生》,亦曾在香港信徒群體中廣泛流行。以大使命為目標的馬鞍峰教會,在2011年宣佈「12城市的和平計劃」(12 Cities PEACE Plan),表示將於世界各地12個城市建立教會,接觸當地教會以外的新群體,而香港就是其中一個目的地。

2013年10月,馬鞍峰香港教會正式在九龍城民生書院開始崇拜聚會,首次崇拜即吸引逾八百人參與。以馬鞍峰教會在全世界的名氣,初期自然有不少人慕名而來。事實上,馬鞍峰香港教會的異象,是接觸沒有返教會的群體。在建會22個月後的今天,崇拜中有70%都是原本沒有教會生活的人,其中40%是初信及未信之新朋友, 30%是重返教會的信徒。

馬鞍峰香港教會主任牧師李志剛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建立教會之先,曾做過不少相關研究,知道本港恆常返教會的基督徒人口約百分之四,亦即有96%的香港人沒有返教會。「所以我們的建立,是針對那96%的人口。」此外,他們亦很重視那些曾返教會,但已經離開教會一段時間的人。李牧師估計,香港有16至20%人口屬於這個群體。

馬鞍峰香港教會是一間中英雙語的教會,選址於九龍城,除了因為距離其他英語教會較遠,也因為那是個新舊人口交替的地區,未來將不斷有人搬進此區,成為福音的機會。「我們教會亦能吸納不同背景的人。」到底他們採取什麼策略,以達到接觸新朋友這個目標呢?李牧師指,教會大部份的措施,目的都是傳福音、讓新朋友成融入教會。

「22個月以來,我們沒有開過一場布道會,但其實每週的崇拜也像布道會,而且每週都有新朋友。」每星期崇拜開始之先,都有招待員站在學校大閘外,以笑容歡迎每個來到的人。崇拜結束後,教會都會準備豐富的茶點、咖啡,讓新朋友與弟兄姊妹留在教會中閒談,不少人都會停留30至45分鐘。「我們會創造環境讓他們留下,而不是趕他們走。」許多人都非常享受這段時間,從中感受到溫馨的關係。

雖然教會很重視新朋友,但李牧師卻從來不會在崇拜中介紹新朋友,認為那只會成為新朋友的焦慮。「我們會在小組、崇拜後的茶點時間才彼此認識,而不會請新朋友當眾介紹自己。」為了減低人與人之間的隔閡,李牧師不會在週日崇拜中穿著西裝,亦鼓勵其他同工及弟兄姊妹穿便服。「我們沒有階級觀念,任何人進來也不會感覺到誰比誰高級。」

現時參與崇拜的人當中,有90%都是25至44歲的人,當中有不少年青家庭。能留住這群最忙碌的職青,對香港教會而言,實在非常較難得。李牧師指,真正吸引人留下的只有神的愛、人的關心,而不是將規則強加於他們身上。「我們看重的,是他們與神的關係、與人的關係,而不是用一套簡單的方法,要他們遵行,例如不斷逼他們靈修。」

此外,馬鞍峰香港教會有一個特別之處,就是崇拜主要播放華理克牧師的視像講道,並由李牧師作引言、應用講解及總結。視像講道雖以英語進行,但經過教會翻譯團隊作仔細的中文翻譯和中文字幕,再加上使用多種中英文聖經譯本,讓大部份人都能明白。這樣的安排,不僅能讓參與崇拜者聽到世界級講員的講道,亦能得到切合本地文化的講解。李牧師更指出,一個牧者準備一篇講道的時間最少都要花上20小時,而他和他的翻譯團隊每星期要花上100小時,李牧師自己直接參與翻譯和講章工作則需約10小時,省卻的時間可用於策劃及帶領教會,以及直接關心新朋友及弟兄姊妹。

也許有人會問,教會以傳福音及接觸新朋友為重,會否難以兼顧信主年日較長的弟兄姊妹?李牧師強調,教會不是一個「消費」的地方,信徒返教會不是來被服侍或批評別人,屬靈生命愈成熟者,理應更願意服侍新朋友。因此,教會鼓勵弟兄姊妹事奉,也著重領袖的培訓。現時教會事奉人員已經超過成人聚會人數的40%。信徒的「屬靈成熟」不是以返了多少年教會來計,而是有沒有身體力行地愛神愛人。

(記者陳淑安報道)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Next Post

【敬拜風專欄】粵語琴與爐敬拜新世代

16/08/2015 – 1 以祿月 5775
  文@慕筵這幾年間,筆者走訪多位本地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