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矛盾下認清角色召命 香港可作神學培訓基地

 

福音證主協會及佐敦浸信會上月底合辦神洲情季禱會,主題為「中港矛盾下中國事工的出路」,由參與中國教會福音工作達20年的證主副總幹事呂慶雄博士主講,分析中港矛盾的源由及挑戰,闡述中國教會近況,以及探討香港在推動中國內地福音工作上的角色。

呂指出,中港矛盾沒有清晰定義,大抵是內地與香港對政治的看法不同,造成彼此間的不理解。有些香港人認為矛盾是自由行旅客的行為所致,但其實當中涉及政府管理不善、文化差異等問題,絕不能一概而論。他提醒關心中國福音工作的弟兄姊妹,要回歸自己的召命,不要人云亦云。「無論中國的情況及需要如何也不重要,最要緊的是神給自己的使命及崗位。」

他觀察到,近二十年,中國家庭教會越來越公開,三自教會與家庭教會之間的交流增加。基督教資訊在國內得以流通,尤其在網絡上,只要內容不涉及政治問題,公開討論信仰亦很普遍。「這些情況,在二十年前是不敢想像的。」

此外,近年國內教會趨向年輕化、專業化,尤其在沿海城市,信徒更多有商人、大學生,或是留學回國的知識份子。「信主年日不長的弟兄姊妹佔大多數。」大城市的信徒物質較豐富,而農村教會則資源相對貧乏。另外,國內教會近年亦更多參與普世宣教,其中有些教會的同工訓練,還包括出外短宣的環節。

那麼香港回歸以後,教會參與中國內地事工的角色,有什麼轉變呢?首先,香港成為同工培訓的基地,尤其接受神學教育,不但安全、開放,更可讓內地同工短暫放下事工休息。第二,香港與國內教會可共享資源,不再只是由香港在經濟上支援內地事工,而是兩者在不同資源方面互補不足。

第三,香港是國際城市,國內信徒可以在這裡擴闊他們的國際視野,參加由世界級講員主講的聚會。「97年之前,外國機構大多因擔憂回歸而搬離香港,移至泰國等東南亞地區,直到2000年之後,再次搬回香港,皆因發現香港仍然很自由。甚至有機構的總部,由北美搬來香港,因認為這裡是服侍中國的最佳地方。他們很羨慕香港人,能擁有一張『回鄉咭』。」

「以前我們常常祈禱,希望中國福音大門打開,現在他們到了我們的家門外了,我們卻想要趕他們走!」呂期望,香港能成為中國教會事工的研究基地。「神的事工不一定需要我們,但 卻願意我們參與其中。」他強調,宣教本身是聖靈的工作,而中國教會近年的改變,亦不是任何人的計劃。在中港矛盾之下,香港教會需要更多祈禱,尋求神的心意。

(記者陳淑安報道)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Next Post

墨西哥承認同性婚姻

22/06/2015 – 5 搭模斯月 5775
  墨西哥最高法院發出聲明,指州憲法所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