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食一餐塞滿「愛心糧倉」 教關發起「10月17唔食都得」


教關希望透過教會的合一見證,改變個人、改變家庭,以至改變社區,最終改變社會。
 

李慧英感歎,對基層家庭來說,一家人去看電影也可能是一種奢侈。
 

教會是愛的群體,李炳南牧師認為有教關協助尋找資源,教會便可更專注於關愛行動。
 

兩年前某扶貧主日研討會上,播道會港福堂吳宗文牧師提到,香港粗略估計約有1400家教會,比便利店還要多,假如動員起來,絕對可以影響、改變週遭的社區以至整個社會。問題是,今天教會的影響力和便利店相比,究竟那一個更大?教會又當如何聯繫起來,同時保守各自原有的使命、傳統和特色呢?

圖文◎即或不然

由對抗失業到對抗貧窮

2002年香港經濟陷入谷底,失業率高企,基層生活百上加斤。一班有心信徒創立「教會關註失業行動」,之後發展成失業支援關懷網絡,進而呼籲教會關懷跨代脫貧,推出「兒童發展基金成長嚮導計劃」。到2006年,機構正式定名為「教會關懷貧窮網絡」(簡稱「教關」),至今推出的項目包括︰愛心糧倉、兒童發展基金成長嚮導計劃、倡議教育工作以及拓展推廣事務。

教關總幹事馬秀娟強調,他們著重的不只是物質支持,而是在滿足基本生活需要後,協助基層利用社會資源,提升技能,改善生活以至社區的經濟發展,達到轉化社區的成果。

10.10.10抗貧主日

為此教關成立倡議教育組,向政府提出扶貧建議,並呼籲基督徒將感動化成行動,例如邀請全港教會響應10月17日聯合國「國際消除貧困日」,在10月份自選某天舉辦抗貧主日,於崇拜中花10分鐘時間記念貧窮人的需要,分享扶貧訊息,鼓勵弟兄姊妹以行動回應基層,以至特別奉獻10元或其倍數,支持教會或教關的關懷貧窮事工。

今年,教關又發起「10月17唔食都得」行動,呼籲有心人當天少食一餐,發揚人饑己饑的精神,將飯錢全數用於愛心糧倉。2013-14年度,教關與四家愛心糧倉合作機構(禧福協會、工業福音團契、新福事工協會、城市睦福團契)在全港39個地點,總共派發了約74萬餐次。假設全港有50萬基督徒,若然大家一起響應行動,愛心糧倉的服務便可輕易倍增!

耶穌今日請睇戲

7月某個週末下午,名店林立的西九龍圓方(Elements),忽然出現大批衣著樸素的稀客,大家拖男帶女,歡天喜地。原來,循道衛理佈道團(MEM)舉行「上帝之子」電影佈道會,撥出半場門券,透過教關的夥伴機構和教會,招待基層家庭觀賞。

沉重的戲票

「你有沒有印象,小時候與爸爸媽媽一起去看電影?」這樣平凡的回憶,原來對基層家庭來說一點也不簡單!MEM事工發展主任李慧英表示,基層朋友一般工作時間較長,與家人較少開心共聚的時間。此外,近百元一張戲票對他們來說實在昂貴,一家幾口想去看場電影也感吃力。(以貧窮線計算,每位基層朋友每天開支連住屋水電一天平均少於120港元。)

今年MEM首次舉辦電影佈道會,他們便想到招待弱勢社群,與基層家庭分享一家人逛商場看電影的回憶。於是與教關合作,透過他們的網絡將戲票交到合適的對象手裡。

李姊妹相信,假如基層家庭接觸福音,加入教會,得到更多關愛和支援,最為理想。然而,佈道工作哪一次是撒種?哪一次是收割?沒有人知道。只是當看到許多基層家庭一早來到商場,一家人開開心心,已令她相信今次與教關合作,值得!

耶穌今日請食飯

伯特教會恩光堂多年來服務秀茂坪和觀塘區,關心基層需要,2013年起成為教關的夥伴教會,獲惜食堂、Rainbow Foundation等提供資源,為教會長者服務活動提供愛心熱食到會、愛心禮物包、食品和餅乾,以至暢遊挪亞方舟,舉行社區盤菜宴等。

教會扶貧的兩難與兩全

恩光堂李炳南牧師分享,扶貧需要錢,但又不能單靠錢,而教會的專長並非「 錢」。

教會關懷社區工作,要以愛心為基礎。因此,他們開展社區活動,首先教育義工放棄恩主心態,相反要街坊長者感受到被尊榮。曾有老婆婆對義工說,其他機構派飯,她不開心,因為對方的姿態高高在上,只是為了一口飯她無奈接受。相反,她卻萬千期待恩光堂的活動,就算有事外出都會趕回來。不全為那盒飯,而是為了和義工見面攀談。由於關係良好,公公婆婆閒日到公園,還會自發對其他人說「耶穌請我去食飯」、「耶穌請我去馬灣」,為恩光堂的長者活動免費宣傳。

只是,各項活動始終需要資源。過去每當恩光堂有意辦新活動,例如過年過節與社區長者歡慶一番,便要四齣尋找資源。後來加入教關網絡,仿如找到一位好夥伴,每次有意舉辦額外活動時,便想到找教關支援,節省許多尋找資源的功夫。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Next Post

#18 「品牌音像創造師」,是這樣煉成的

30/09/2014 – 6 提斯利月 5775
  Words & pictu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