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福增回顧文革時期 促反思當今政治形勢下牧養工作

 

【記者陳淑安報道】8月底,全國人大推出政改方案,交代下屆特首普選辦法,引起香港社會各界強烈的迴響。在當今的政治環境之下,香港前景仍存在迷糊的因素,教會內部亦有不同政見的弟兄姊妹,牧者將如何針對現況提供有效的牧養?

由中大崇基學院神學院主辦的第八屆週年牧養研討會,主題為「政治生態轉型下的牧養」。研討會第二天,新任院長刑福增以歷史角度分析政治轉型下的牧養,列舉文革時期中國內地教會領袖回應時政的取向,供與會者思考及參照。

回顧文革時期

他引述一份機密檔案稱,在文革前期,中國內地有牧者「告發」弟兄姊妹「受宗教毒素很深」、「反動」等等。「我們一般理解的『牧養』絕不是這樣,但在60年代,政治對宗教生活的扭曲到一個地步,牧者竟要將教會內弟兄姊妹的思想、行動『匯報』給有關單位。」當時的政治轉型是民族主義高漲,反西方帝國主義,並且高舉共產理想,對全國人民推動全方位的思想控制,宗教界必須在群眾運動中表態支持政府。

1948年至1950年期間,中國著名神學家趙紫宸在文章中表示,當基督徒身份與國民身份有張力,需要面對倫理抉擇時,若要委曲求全,亦不要灰心喪志,必須留在教會這個「人還可是算為人」的群體。同時,他勉勵信徒當把信仰這「寶貝」,藏在「瓦器」之中,存盼望等待時機來到再發揮作用。可惜,趙紫宸後來被批判之時,身邊弟兄姊妹卻不敢接觸他,令他最後連可依傍的小小教會群體都沒有。

刑院長又提到另一位當代教會領袖王明道,他以批判態度評論其時的牧者,指他們不信靠神而懼怕人,因而眼目昏迷,甚至犯罪。「他走了一條『不順從』的路,結果被判成為『反革命份子』。」第三位文革前的教會領袖賈玉銘,所寫的文章則順應當時的時勢,強調用聖經角度表達政治認為是政治正確的立場,希望妥協能為教會帶來一點空間。

「這是中國教會歷史上最壞的時候……我們現在的情況肯定不比文革差,卻要承認現在是香港最壞的時候。」他認為,無論面對甚麼歷史洪流,教會怎樣去守住自我、自主,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外在環境是惡劣的,教會是否能如趙紫宸所說,仍然是個『人還可是算為人』的地方?即使人們在外面被傷害,或傷害別人,教會是否仍可以是讓人在當中認罪、面對生命的群體?」

「活在不容易做選擇的地方,有些東西並不是黑與白的問題,而是有些灰色的地帶。」因此刑院長認為當時牧者做判斷,面對很多不同的限制,本於對形勢理解、良知、信仰而做選擇。「歷史可能證明某些牧者做錯了判斷,但我不會否定他們做判斷那一刻是真誠的,亦不會因他們所做的判斷而否定其價值、人格、信仰。」

總結研討會︰尊重多元中的合一

刑院長總結兩天的研討會,指出香港教會此時正經歷全方位的挑戰及衝擊,可能是迫使教會作出反省的契機。「的確,客觀的形勢、政治的生態、大家的看法,那種壓迫性是悲觀的。」研討會講者的共通點,是試圖尊重多元中的合一,也肯定張力是必然及必須的。「在悲觀中,我們仍然有盼望……」

講者都表示願意堅持探索,聆聽不同的聲音。「這些共識不代表我們有標準答案,但最少大家都願意反省。」刑院長繼續說;「我們都不知道政治形勢將如何發展,但教會都明白仍需守護信仰群體的底線。」

縱然對政改及抗爭活動的不同看法仍然存在,香港教會需要面對的根本問題,是要去選擇生命。「我們要為香港選擇怎樣的生命,如何定義香港,甚麼是這地方要守護的價值,是否追求經濟至上呢?我們需要更多坦承的分享及交流。50年之後,香港會變成怎樣,沒有人知道。會成為擁有高度自治的特別行政區,還是背靠祖國跟內地同化的直轄市?香港的前途不一定要由教會承擔,這也是誇大了教會的責任,但我們卻有責任反思,如何在這時代向上主盡忠。」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Next Post

先尋求神的公義 放棄敵擋以色列的心

18/09/2014 – 23 以祿月 5774
  罷課、和平占中、公民抗命等為的是爭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