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集商界力量 為貧窮國家創造就業機會

 
 
 
 

城市化是全球不能逆轉的趨勢,雖然為遷入城市的人口帶來更高的經濟收入和生活質素,但因各種原因留在鄉間的貧窮農民,卻日漸被邊緣化。基督徒商人可以怎樣幫他們一把呢?

文◎記者 王希雨

「環球夥伴」(Partners Worldwide)總裁道格.塞貝克(Doug Seebeck)最近來港,在5月底的「香港營商宣教高峰會」上,分享基督徒商人為貧窮國家創造就業機會的經驗。

他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據經濟學者的推測,即使全球經濟轉好,第三世界國家的農民仍只會持續貧窮。「環球夥伴」現今協助全球三萬多人,一半人是農民或從事農業相關工作,而機構宗旨是凝聚商界力量,用營商方式解決全球貧窮問題。參與商人都是基督徒,而受惠者則不分宗教。經過過去十年的努力,他們在20個國家創造了10,000個職位。

出身農民家庭]

塞貝克出身在美國華盛頓州的農民家庭,大學主修農產科,但同時對營商也有興趣。畢業後本來找到工作,但某天在教會刊物裡看見一個招聘廣告,從此改變了他的人生。廣告是一間機構招聘員工去孟加拉幫助當地農民,他即回想起大學二年級時,感到神呼召他做農業宣教士。後來,他真的去了孟加拉,本來以為當地貧窮農民缺乏技術,自己這個農產系大學生可一展所長教他們種植。但意想不到,原來農民都很會耕種,反過來教他種米,這個經歷衝擊了他以前對貧窮人的觀念,並反思他們真正的需要是什麼。

在孟加拉三年後,他回到美國,要尋求前路。他向神禱告說,他能做那些工作,但不能一人做,需要夥伴,如果沒有妻子,怎能在那些地方生活呢?幾個月後,他結識了現在的妻子,婚後一起去烏干達和其他非洲國家從事社區發展事工。在那些地方,他遇到不少從商的基督徒,發現他們被別人的偏見影響,對自己的身份感到不自在。例如在肯尼亞,基督徒認為營商不屬靈,宣教士和牧師的地位最高,商人完全不入流,而教會又宣講金錢是萬惡之源。但那些基督徒商人不想被看為社會的問題,卻想幫助解決貧窮問題。於是「使命營商」開始在塞貝克心裡醞釀,促成「環球夥伴」的誕生。

「我們做的事情是找來經濟富有但心靈貧乏的人,去幫助經濟貧乏但心靈富有的人。」

如何說服「經濟富有但心靈貧乏」的人參與扶貧工作呢?塞貝克說,不是向他們講道,而是帶他們親身去看看貧窮人的艱辛,他們即使努力工作,卻仍然因缺乏尋找資源的途徑,而一直陷入貧窮,這會觸動很多人的心。

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一道橋

農民其實有知識和技術,甚至有土地,只是沒有銷售渠道,即是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一道橋。

「在莫桑比克,有些婦女養雞,我們的本地夥伴供應小雞給她,飼養期九個星期後,雞蘋可以賣到哪裡呢?我們找來處理雞肉的公司,又有包裝商、市場發展商,然後銷售到非洲的餐館和出口商。我們填補在生產者和市場之間的缺位,讓農民有多些收入。」

他再舉一個例子。最近他去了菲律賓一個十分偏遠的地區,發現那裡的椰子產量多得驚人,又靠近海岸,但沒有外銷渠道,而居民卻很窮,住在紙板房子裡。「難以置信的豐富資源,但人們不能採用!」

於是他連繫合適的夥伴,想出最好、最有效的提煉方式,以保存椰油的最佳味道。另外要建造運貨的交通基建。當然如果只是小本經營,不用構想這些事情,但若要增加就業機會,就要想法子擴大產量,每天生產量從現今的500個椰子增加至16000個椰子。他指出椰子的不同部分可以用在不同的工業用途上,因此要解決的問題其實很多,而且要有各方的專家提供協助。

完成營商課程才獲貸款

「環球夥伴」提供的協助還包括資本,但有些受惠者在借貸後,才被發現其實沒有充足的裝備,有見及此,塞貝克在三年前與別人共同創立PW Entrepreneurs (PWE),現有600個有豐富營商經驗的導師(mentor)在世界各地,透過為期12周的課程教導營商之道。學員結業時,須撰寫營商計劃,經過甄選,符合資格者才獲得貸款。「開始這個課程後,還款率大為改善,現在達98%!」塞貝克提到課程引述聖經章節,以說明營商原則,因此不同宗教背景的學員就有接觸聖經的機會。

很多有心志的基督徒商人被「使命營商」(BAM)這個概念吸引,又付出金錢和行動,走到貧窮地區做生意,但失敗的例子可不少,問題出在哪裡呢?塞貝克認為,普遍的情況是外來者進入本地創辦自己的生意,而不是與本地人合作營商,因此「環球夥伴」非常重視外來商人與本地商人的夥伴關係。

在2011年,「環球夥伴」在香港成立了辦事處,也開展了一些項目。過往,加入他們網絡的幫助者以北美商人為主力軍,但隨著全球經濟發展的改變,他們也有所轉變,塞貝克預計亞洲基督徒商人會有更大的參與程度。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Next Post

叛教判死刑蘇丹基督徒 獄中產女嬰

02/06/2014 – 4 西彎月 5774
  蘇丹基督徒伊斯海格(Meriam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