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時期 門徒共同完成國度使命

 

【台灣國度復興報記者尹箴台北報導】世界華人福音事工聯絡中心主辦的2014年「全球華人基督徒企業CEO百人論壇」,5月22至24日在台北圓山飯店舉行。與會者包括台、港、中、美、加、澳以及東南亞等十一個國家,一百二十人出席盛會。

本次論壇主題為「職場與教會─基督徒企業CEO的國度使命」,主辦單位邀請維真神學院榮退教授保羅·史蒂文斯博士(Dr. R. Paul STevens)及中華基督教福音協進會秘書長夏忠堅牧師任講員。

華福總幹事陳世欽牧師指出,本次CEO論壇是華福第一次在台舉行的聚會,與二○一六年將舉辦的第九屆華福大會有相關性。陳牧師說,華福運動期盼呼籲華人教會以門徒導向作為重點出發,帶動華人教會進入跨文化宣教,希望特別關注福音未得的群體,亦即10/40之窗的族群,他們有個共同現象,就是大部分屬於貧窮國家,呈現無助、孤單、貧窮和絕望等現象。期待華人教會手連手心連心,以門徒的生命為基礎,走向萬民,其中重要的平台就是企業,因為企業的投資,可帶給當地人民經濟、社會、生態等方面的改善。陳世欽牧師呼籲基督徒企業家從這個角度來體貼上帝的心意。

陳世欽牧師說,二○一六年的華福大會其核心信念是「門徒導向的跨文化宣教」,在推動的過程看見不同領域和管道,亦即所謂的七座山頭。本次論壇是以企業角度切入,以網絡產生名單,各別邀請約一百位來自十一個國家地區的華人企業家與會,聚集在一起,思考企業人士如何在上帝國度共同完成使命。陳牧師說,這是一個起點,盼望二○一六年會呈現出更具體的內容。

國度使命人人有責

本次論壇,陳世欽牧師以「共同完成國度使命」為題,和與會者分享三個基本概念。首先是「國度使命人人有責」。他指出,傳統教會不知不覺中,把基督徒作了分類,雖不合聖經教導但卻是事實。像金字塔般,位於塔頂的是牧師、傳道、宣教士等,處於塔底的是商人、企業人士等。這種意識形態使企業經營者長期被忽略。

然而,根據聖經的教導,不論主耶穌直接的教導或使徒行傳第一章第8節的教導,聖靈降臨在我們身上,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馬利亞,直到地極,作主的見證。「見證」的原文是說「你們就是見證」的意思。不止是作見證而已,原文強調「你們是我的見證」,講的是生命,信耶穌後每個基督徒都得了作見證的使命,就是把它活出來。

哥林多後書五章20節「所以,我們作基督的使者,就好像神藉我們勸你們一般。我們替基督求你們與神和好」。該段經文的重點是信靠基督的人,生命必從裡到外有所更新,價值觀的更新。保羅在林後第四章埋下伏筆來看永恆的價值觀,16節強調人從裡到外價值觀的改變,17節提到身份的更新,18-21節使命的更新,20節說我們是耶穌基督的使者,是關鍵的轉折,每個信靠耶穌的人都是門徒、見證人,每個基督徒都是宣教士,企業家也是宣教士,國度使命人人有責。

國度使命非常時期

其次,陳牧師談國度使命非常時期。陳牧師談全球化趨勢時表示,有四件重要的事情在發生,亦即,個人主義的強化,國家主權的分化,社會結構的轉化以及能源減化的危機。他說,世界未來充滿悲觀與更多的分裂。深究台灣近來發生的捷運喋血案以及放眼世界國家間的相互關係,世界局勢不甚樂觀,處於非常時期。而從人口觀點來看,全球七十二億人口中約有廿二億廣義的基督徒,而真正的基督徒約不到八億人,其中近三十億福音未得之民。面對此挑戰,華人教會深信耶穌基督是盼望,身為基督徒企業家應扮演何種角色?但要如何在企業中活出耶穌基督的使命,走進未得之民,從經濟、社會、生態和屬靈信仰中帶出一些轉化,這是一個非常時期的問題。

國度使命共同完成

第三,陳牧師談到國度使命共同完成時表示,透過此次論壇的平台,一百位來自全球不同地區的基督徒企業人士,聽講員的信息與八位企業家的事奉分享,討論、連結、建立關係、思想國度企業和大使命的概念,產生合作,發揮企業的影響力等,因此呼籲參加者,以國度心胸,企業心腸,在此論壇的平台,國度使命共同完成。

「門徒」走進人群連結萬民

華福運動所指的華人教會是針對海外華人教會而言,而廣義的華人是指不講華語的華人地區,推動華福運動不只為華人,乃是普世性的福音運動。基督徒在生活每個層面,照耶穌基督的生命天天活出信仰價值。推動華人宣教的對象是華人教會,紮實的信仰建立是為走向普世,把耶穌基督帶給萬民,華人教會連到萬民。「門徒」的概念不只是在教會中逐漸被重視,甚至在西方的主流教會文化中,也發現這個概念過去被忽略了。信仰太過保留在教會中,忽略了應走進人群,活出耶穌基督,回到耶穌基督起初的教導和榜樣,而 的榜樣就是道成肉身。道成肉身就是走進人群,順服犧牲,謙卑擺上以及受苦,門徒導向的跨文化宣教是從華人開始,最終盼望連結其他族裔的教會,大家一起手連手心連心地回應並完成大使命。

「青少年」議題的兩個角度

至於年輕化的主軸,華人教會在傳承上向來都待成長,這反應出目前華人教會普遍的困境,主事者的忠心擺上使中青代較難接手。國際型會議多由有份量的教會領袖上台,「份量」特別指事奉的年齡和資歷。教會內出現中青代不能承接的問題,一方面因觀念、文化等影響,另一方面則因沒有給他們機會之故。

作為全球華人教會的國際舞台的華福,雖僅三、五千人與會,仍需呈現此問題,以便讓華人教會重視。因為舞台具有代表性,若華福大會舞台上仍站著七、八十歲的領袖,此非對錯問題,卻會使人覺得華人教會沒什麼前途。「年輕化」是指華福提供中青代,特別是三十到五十歲教會領袖一個平台,讓人看見上帝並沒有忘記這群人,並且興起許多中青代基督徒領袖,此為年輕化的概念之一。其二是,今天教會中許多年輕人有些迷失,此問題需要正視之,可能因為華人教會在青少年事工上,無論做法、理念上,造成青少年,特別是廿三至廿五歲之間的年輕人迷失,想要換教會,甚至對信仰產生誤解或被傷害而離開教會。華人教會在青少年這一塊充滿極大的挑戰,當我們講年輕化時就意味著如何重視這些問題。台灣屬於單一文化,問題較單純,但其他國家的華人面對多元文化衝擊,可能是被邊緣化的問題,面對主流社會、教會和家庭給他們的壓力,海外第二代更加麻煩,所以教會更加需要重視年輕人的牧養事工,策略的運用等,他們更不容易被牧養到。第九屆大會針對這個問題有一個專題探討處理,但仍強調從國度使命和普世宣教的角度來看此議題,因為青少年也可以成為宣教的生力軍,因此關於年輕化的探討,將從青少年與差傳的關係以及教會如何面對處理青少年事工的需要等兩個角度來思考。

首爾論壇亦為華福大會暖身

陳牧師呼籲為第九屆華福大會禱告。他強調,第九屆大會其實已在籌畫以及進行幕後的預備功夫。會議本身不是目的,乃是一個平台與管道,值得重視的是會前會發生什麼,會中會產生什麼,以及會後延續什麼,這三件事必須連結在一起。華福今年十月在首爾也將舉行一個全球性的論壇,同樣是第九屆大會的預備動作,也是以邀請方式,邀請一百五十位教會領袖代表參與,透過六個不同的海內外教會,有門徒、禱告、跨文化宣教等方面的事奉分享,針對該六間教會分別被印證的事奉理論、實踐和模式等做深入的探討研究。期待華福的大會能帶給華人教會真正的屬靈運動,並不負上帝托付的角色來回應 的大使命。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Next Post

【Joyce Meyer·享受每一天】盼望的錨

26/05/2014 – 26 以珥月 5774
  文◎Joyce Meyer譯◎朱蔚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