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教會」生產之苦

 

文◎劉達芳禧福協會會長

「使命教會」是不少教會及信徒的理想,但從受精到出生時,卻遇見不少困難。

1.,受精的過程
教牧要改變教會成為使命教會,有的是神學上的認同,亦有的是不滿現況,卻苦無出路,覺得不妨一試;又有的覺得這意念很新鮮,是潮流,所以人云亦云。這兩種的「受精」是不健全的,遇見挫折,受精卵就會夭折。
能成功誕下使命教會,其受精必須是由教牧及領袖,花一段時間在神面前禱告,又默想有關經文,並檢視自己內心的包袱,如︰怕嘗試新事,怕失控,怕被取代等。要成為使命教會意味著的轉變先在腦裡預演一次,在禱告中一一交託,又從神得應許,才是一個良好的受精過程。

2.,養胎的過程
女性若太瘦,太弱,身體就曉得保護自己,成孕了,也把胎兒排出來。很多教會,屬靈的身體太差,也不能承受使命教會。

信徒普遍的無力感

要成為使命教會,信徒除了委身基督外,還得承擔使命。但許多信徒經濟壓力大,精神緊張,失眠,抑鬱,焦慮,恐懼;其比率與社會不相伯仲。牧者常常做「消防車」,這裡滅自殺火頭,那裡向鬧離婚的澆水,疲於奔命,更遑論成為使命教會。

聖靈與更新是對於無力感的唯一答案。聖經明說,離了神,我們就不能作甚麼。初期教會,由一班無學問的小民,在猶太教及羅馬政權的壓迫下,卻將羅馬帝國翻轉。主要原因是他們見過復活的耶穌,聖靈又將火降在他們頭上。我們有的比他們多,但我們沒有經歷神復活大能,教牧在這情況下,可以找外援──帶信徒參加特會,介紹信徒報讀課程。

牧者不知如何幫助信徒面對生活的挑戰

若進入神學院前從未曾在社會工作過,牧會後,圈子裡的都是信徒及其他教牧。再加上只讀有助準備講章、改善牧會的書,探訪也不多,不明白信徒面對的難處,亦怕處理一些複雜的牧養個案。這些教牧很難孕育出使命教會。

牧者要幫助信徒面對生活的挑戰,當然最好在神學院時期就接觸社會各階層, 不單是中產人士,也要明白102萬貧窮人口(15.2%)、內地新移民或自由行旅客、17萬殺房住戶、94萬長者(13.3%)的生活情況。若必須添「安胎」補品,也不是沒有辦法。方法就是多些「行街」,即是到不同類別的信徒的店舖、公司走走,與他們生活一天,與他們促膝長談,明白社會各類需要。

3.,劬勞

生過孩子的,都明白劬勞需要全身付出,腿要撐,腰要彎,腹肌要用力,下身要放鬆。要誕下使命教會,也是如此。信徒要加把勁,教會架構要改變,牧者要放鬆。

在這方面作出最大調節的,可能是傳道人。他們要一改「教會要按我的意思去運作」的心態,不是要求信徒配合教會的事工計劃,乃是釋放他們按自己的負擔及命定去服侍。有的關心環保,有的用音樂事奉,有的製作網站,有的關心貧窮人。觀塘一間教會,派了八個同學來讀禧福「異象出擊」晚間課程,一年後就產生了六個事工。

去年開始,禧福學院讓高年級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帶領一隊來自同一教會的「異象出擊」課程學生,復興他們的靈命,瞭解學員的夢想,務求每個信徒都能走進命定。無論進入社區外展,或在職場帶來轉化,都夢境成真。這些神學生,因此就經歷了一個完整的循環,由復興教會到啟動信徒擁抱社區。他日他們到教會牧會,不單不會手無寸鐵,還能將一間本來屬「不動產」的教會,變成使命教會。

我以碼頭比喻禧福,可以讓許多船蘋來下載補給品,補足能源。教會來得到更新,取資源(派飯、食物倉服務),學習社區外展模式。教會可以派神學生來學習成為使命教會的領袖,又幫助信徒按其專業或興趣,成立「熱情群體」,以致教會不單是無牆和有使命,更有熱情。

熱情社群(community of passion),多麼美好的名字!教會熾熱地愛神,火熱的禱告,熱情地擁抱使命。BB出生了!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Next Post

Father yourself ! 「廟街牧師」Sam叔分享為父之道

09/04/2014 – 9 尼散月 5774
Sam叔   Sam 叔與家人合照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