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敏講述導演馮小剛與〈生命河〉的相遇


短片截圖
 

《一九四二》講述1942年河南大饑荒
 

【KRT記者朱蔚欣報道】〈生命河〉(又名〈唱一首天上的歌〉)這首膾炙人口的詩歌,相信很多人都唱過。馮小剛執導的電影《一九四二》的片尾曲,歌詞就是取材自這首詩歌。可能不少人會問,為何馮小剛會用上這首詩歌?〈生命河〉原作者小敏在紐約的聚會中,講述馮小剛與〈生命河〉相遇的經過,分享內容被上載於網站。

電影《一九四二》講述1942年中日抗戰時期河南大旱,大批災民逃荒至陝西的悲慘歷史。劇本改篇自劉震雲小說《溫故一九四二》,馮小剛與劉震雲為好友,18年來的心願就是要將小說拍成電影。後來電影開拍時,馮小剛就堅持要深入河南,找出過去沒餓死的人訪談。

馮小剛最後真的找到兩位當年經歷大旱的老人,言談之間,發現他們非常快樂,於是問他們差不多沒命,為什麼仍這麼快樂,他們便打趣說「信耶穌,上了天堂就餓不死呀」。再談下去,老人開始傳福音,於是馮小剛有點不高興,其中一位就提議給馮小剛唱一首歌,老人開始唱「生命河,喜樂的河,緩緩流進我的心……」。馮小剛當時一聽,就覺得像個塞外之音,從未聽過這樣的詩歌,說一定要學會這詩歌。這就是馮小剛與〈生命河〉的相遇。而小敏的家鄉就是河南,相信是詩歌在當地廣傳的原因。

後來,馮小剛想將〈生命河〉用作片尾曲,可是配樂的人一聽,覺得電影是淒涼的,跟〈生命河〉不配合,但馮小剛就是想在電影中貫注希望,所以最後忍痛割愛,找來作曲家趙季平重新編寫旋律,成了電影中我們聽到的作品。

後來有人告訴馮小剛,他是用了小敏的詩歌,馮小剛初時很震驚,後來就去找小敏,小敏最後沒收版稅,因她認為歌是神給她的,希望導演及其他人信耶穌就可以了。馮小剛後來在家看了福音DVD。小敏表示,馮小剛覺得福音內容不錯,但對於認罪悔改的部分則好像有所保留。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Next Post

英國聖公會兒童洗禮要求 除去「認罪」和「拒絕魔鬼」字眼

21/01/2014 – 20 細罷特月 5774
網上圖片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