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点民数︰香港社会与本地教会

 

文◎即或不然

假如教会是社会的缩影,那么一家100人香港教会,应该有18、19人生活在贫穷线以下(港人收入中位数的一半,一人家庭为月入$3600元,四人家庭为$14300);当中7、8人在职贫穷,虽然有工作,但收入不足维持在贫穷线上的生活。此外,这家100人教会应该还有2、3人住杀房、板间房、天台屋、临时房屋或猪栏等“不适切居所”。

教会中男女比例基本平衡,大约45:55之比。年龄中位数略高于40岁,约一半人自置居所,教会每两年“自然增长”约1人(每年弟兄姊妹之间新增1个婴儿,而每两年则有1位肢体返回天家),65岁以上的长者约有13人。每年还有大约6位弟兄姊妹组织家庭,他们的结婚年龄约30岁上下。此外,100名会友中约有17、18位曾或正接受大学教育。

再看一点较易挑动港人情绪的话题。这个香港缩影100人小教会,大约有2名菲佣和2名印佣信徒,另外在过去十多年间增加了7位大陆新移民(包括居港满7年者),当中超过一半是大陆新娘。

令人安慰的是,这家教会基本上没人吸毒或滥药,因为全港的呈报吸毒和滥药人数(即未计隐闭吸毒,数字不详,但持续上升中),平均每600多人才有一个。在囚人士(羁押及服刑)更少,超过700百名港人才有一位。亦没有“街友”,因为估计全港每7,000人左右才有一位露宿者。此外,这家100人教会隐藏了3、4位病态赌徒,1名边青(曾离家出走12-18岁青少年)。至于黑社会背景估计也有两、三位。

最后,教会宅男(25-29岁却不去寻找工作)数目为0,全港数字仅0.22%左右,即约450人才有一位。当然,真正的宅男,恐怕也不会上教会或返小组了。

现实中,教会当然不是亦不必是社会的简单缩影,圣灵按 的心意呼召众人,个别教会亦可能另有使命,专门服侍某一群体。何况教会强调爱心,许多有爱心的人会去当社工或医护。上教会难免要读经,能阅读的人可能较适合从事文职,甚至读书读得好变成了去教书(即当老师甚至教授),因此香港教会有时给人中产化,多教师、护士、社工、幼儿工作者等印象,实有原因,不宜冲动批评。

其他诸如教会女多男少比例失衡,停止成长的堂会日趋老龄化等,更是众所周知,与全港人口构成明显有别。

然而,假如我们看这100人香港缩影教会,依比例计十年前还不过大约94人。十年间增长了6名弟兄姊妹,却多了3、4位新移民,大家感受到香港人口构成的转变吗?

回头看,过去十多年内地新来港移民超过50万*,他们大多数未曾听闻福音,来港后不少从事低技术工作,试问香港教会同期间的新移民事工发展如何,带领了当中多少新移民(或新移民子女)信主?单单维持香港信徒的比率,这十多年间全港教会便应吸纳超过两万名新移民才对,平均每家香港教会新增至少16位新移民会友。

你猜全港教会做到了吗?你教会有没有呢?

2013年11月,美国《Why Nobody Wants To Go To Church Anymore》出版,宣传强调“美国教会正在死亡!”(该书重点其实是如何以爱令教会具有无可抗拒的吸引力)。美国每年有超过4,000家教会倒闭,即使增长中的教会,绝大部分的增长速度也慢于所在州郡的人口增幅。

其后Steve McSwain在《Huffington Post》回应,表示有研究指现时美国每年关门教会的总数应高达8,000-10,000家,而他探讨美国教会萎缩的第一原因,便是未能适应人口的多元转变,维持以白人为主流的教会等同自绝于人口增长一众新禾场。

是的,个别教会可以有她的使命。然而,假如整体香港教会放弃向50万以上内地新移民、130万贫穷线以下港人、27万问题及病态赌徒(监察赌风联盟估计)、20万黑社会人士(得胜崇拜莫树坚牧师估计)、20万杀房及住屋困难户(港大统计及精算学系资料)、7万名边青(协青社估计)传福音,那么神家的禾场便无形中划地自限,教会将耶稣普世关怀的心意,私自悄悄篡改了。

* 估计数字,1995年起内地单程证配额增加至每年150个,不过近数年的使用数字仅每年三万几至四万多。

admin

发布留言

发布留言必须填写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公开。 必填字段标示为 *

Next Post

【还我教会】小组篇︰ 破冰之道──吃喝玩乐

21/12/2013 – 18 提别月 5774
  文◎李伟良 今年我们华人与泰人小组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