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問題嚴重 教會關注度上升

 

政府早前公佈定立「貧窮線」,原來香港共有約130萬人活在「貧窮線」之下,數目驚人。縱然社會各界對新的「貧窮線」定立方法有不同意見,不能否認的是,香港的貧窮問題的確日趨嚴重。今期訪問了三位基督教扶貧機構的代表,探討香港教會扶貧工作現況。

首要解決房屋問題

基督教關懷無家者協會副總幹事林鳳儀指出,「貧窮」是很空泛的概念,但如果沒有實質數字,很難迫使政府有效解決問題。「『貧窮線』定立可以幫助政府長遠制定政策時,知道如何落筆。」至於現時公佈的「貧窮線」定立方法是否有效,則需要較多時間觀察。

她認為,由於私人樓宇租金不斷上升,令貧窮人士百上加斤,房屋問題應是扶貧首要解決的問題。就其協會日常服務的無家者而言,不少都是有工作的「經濟型露宿者」,並非有精神或家庭問題,只因收入無法負擔昂貴租金而導致露宿街頭。

有個案中的無家者是地盤工人,收入不穩定,月入約八千左右,卻有妻兒在內地要供養。「單是租板間房也要二千多元,再加上生活費三千多元,已經所剩無幾。因此他們會選擇在街上露宿,省點錢來供內地妻兒生活。」甚至有巴士司機,月入萬多元,也選擇睡在街上,天天吃漢堡包快餐,只因生活指數實在太高。

另外,長者是在貧窮線以下的主要人口,因此退休保障非常重要。隨著人口老化問題日益嚴重,跌入貧窮線以下的人將會越來越多。「若政府不再在退休保障方面做得更好,即使這幾年能滅貧,問題亦會繼續衍生,甚至變得更嚴重。」林鳳儀說,定立貧窮線只是起步,必須長遠的政策配合,才能真正幫助貧窮人脫離困苦生活。

令林感欣慰的是,教會在近五年對貧窮問題的關注度明顯有所提升,不少教會均曾與關懷無家者協會合作,參與探訪服務。她認為,隨著社會的需要不斷增加,教會必須透過教導,進一步提高信徒對扶貧的動力及委身,鼓勵效發基督,關顧貧窮人。

近年更多教會關注貧窮問題

城市睦福團契總幹事鄺玉婷同樣觀察到,教會近年對貧窮問題的關注度有上升趨勢。「在過去一年,不同教會也曾跟我們做節期遍傳、外展服侍等等,合作的教會超過160間。有些教會是起步,因為他們不懂得如何開展,也未知弟兄姊妹的參與程度,便會作一次性的合作。」

「我們都看見教會是有心的,但必須行多幾步,除體驗之外,更需要身體力行服侍。」為讓信徒能貼身關心貧窮人士,睦福展開「和平之子社區關愛訓練計劃」,超過350位弟兄姊妹參加,與貧窮家庭配對,每月定期探訪他們。機構同時會推動教會,提供較長期的社區支援,例如兒童托管服務等等。

鄺強調「全人關懷」,認為傳福音、個人關心、社區服務三者必須並存。「耶穌在福音書中,一方面宣講信息,同時亦會到有需要人士家中探訪,關心社會中被遺棄的人,如麻瘋病人等。」她說︰「沒有信仰的人都會做慈惠服侍,但對基督徒來說,是帶著使命去做,所做的是要討天父喜悅,在過程中會越來越像耶穌。」

「傳福音不是像『錄音機』般,講完一次便走開,而是要有生命的聯繫。」在服侍面對經濟危機的家庭時,機構不單給他們食物、支援,還跟他們一起祈禱,分享福音。「要在行動之中,展現福音的實在,而聖靈也會在當中工作。」

扶貧工作成功關鍵︰連結與分享

教會關懷貧窮網絡總幹事馬秀娟亦表示,很多弟兄姊妹都有扶貧心志,但不懂得如何參與。教關正是一個平台,整合一些教會已實踐的可行扶貧工作模式,推廣給其他教會。「我們會先瞭解教會的狀況、特質、擁有的資源,幫助她們連結起來,走進社群。」

教關參考積極參與扶貧工作的教會,將她們的經歷,跟剛起步的教會分享。「我們亦有不同的貧窮體驗,讓弟兄姊妹嘗試落區做『執紙皮』的工作。過程中神會親自動工感動他們,完成後他們回到教會分享,亦會很有感染力。」

「基督徒是屬神的群體,必定有關愛的元素。」她指出,現今基督教團體的扶貧工作種類很多,不少大型社福機構都有基督徒背景,會藉著教會召集人手,甚至借用教會的地方,合作形式多樣。「我們鼓勵教會不需要自己默默的做,要連結起來,讓扶貧工作做得更廣更深。」

她盼望,關懷貧窮成為運動,由信徒開始,將這關愛文化傳遍整個香港。為響應10月17日的「消除貧困國際日」,教關正推展一項「10.10.10 抗貧主日運動」,鼓勵全港教會,在10月內以10分鐘時間關注及紀念貧窮人的需要,並在聚會中收集扶貧奉獻,自行討論奉獻用途。

教關同時亦強調「資源分享」,透過連繫不同團體、堂會,彼此分享扶貧資源,讓事工更有果效,更多人受惠。在剛過去的中秋節下午,東九龍區的機構、教會同工們,亦聚首一堂,相討如何使該區的扶貧工作做得更好(詳細報道見P.3)。

(特約記者陳淑安報道)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Next Post

聖經節期並非猶太人獨有習俗

06/10/2013 – 2 瑪西班月 5774
  聖經七大節期在今年的最後一個──住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