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二代下農村 專訪年輕有機農業拓荒者

 

在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我們希望看到一條農業被福音轉化的道路。

文◎白陶

Eric(化名),一個大眼睛、充滿幹勁的香港紡織業富家子弟,卻對土地癡心一片,對農業情有獨鍾,醉心於經營自己開創的有機農業企業。這些年來,縱使遇到各種挑戰,他仍持守著當初所領受的異象,一路披荊斬棘,堅持走到今天。

留在以弗所

這個幾乎對一切都充滿好奇、激情的陽光青年,與農業的相遇也十分神奇。2003年,在美國大學畢業後,Eric在日本工作了幾年。他所在的公司是世界著名的汽車製造公司,非常注重專案管理。他在那裡學會了如何將時間、人力、金錢更有效地配搭,還學會了很多溝通、管理方面的技巧,為日後的創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後來,由於不滿那間公司及國家的屬靈環境,他最終還是選擇離開,跑到英國修讀神學課程。修課期間,由於家族從事紡織業的緣故,Eric請假去參加了一個國際紡織會議。

大會期間,有幾個跟農業相關的會議,他當時還在猶豫是否要參加,因為覺得似乎與他沒有太大的關係。就在那時,他正在讀提摩太前書,心裡似乎聽到一句話︰「你應該留在以弗所。」

Eric至今仍記憶猶新︰「那一刻,我好震撼,因為當時我正在轉車,下一站剛好是以弗所。我就覺得是神對我說話。於是我決定留在那附近,也就從那時開始,我不斷問主,是否應該從事農業。」

農產品會議讓他看到,在中國做有機農業的不多,在非洲、印度的則很多。這些國家得到了不少西方的資源,如品牌、購買力等資源。但讓他印象最深的是,會議談到非洲、印度這些國家如何被轉化,他們如何推廣生態耕作方式,如何在農業組織方面做得更規範。

那時,Eric就開始想,如何將神學、商業、農業相結合,如何將神的同在帶進農業和商業領域,使其得到改變或轉化。

最想做的事

西方這些農業組織裡雖然沒有太多的基督徒,卻不乏類似基督教的價值觀。他們把農業高級技術及組織思維帶入非洲、印度、中亞等地。最令Eric感到觸動的是印度農民分享的成功經驗。

他們說,當資源開始集中,進一步發展成社區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拉近了。人的關係一拉近,就開始形成一股改變的力量。具體來說就是,當土地得到轉化時,就開始慢慢出現社區中心、學校、醫院等等。

「我還記得他們在我腦海裡描繪出的那幅圖畫。原來通過這些組合,能夠在農業社區做許多轉化、改變的事,生態、土地、人與人的關係會得到轉化,同時還能為市場帶來好產品,帶來良性發展。作為香港人、中國人,我產生了想做這件事的願望。」

但是,對於一個生活優裕的富家子弟來說,土地還是一個過於遙遠的概念。所以,雖然他有這個願望,卻遲遲沒有什麼行動。「直到多年後,母親離開,我才開始思考,是要外出打工,還是回到家裡做生意。我開始問自己,一生中最有激情要做的是什麼,我開始想到這件事。」

Eric開始尋找機會是在2007至2008年左右,他向一些弟兄姊妹「模糊」地傳遞想做農業的夢想,沒想到竟然得到不少支援。一位在商場做生意很有經驗的弟兄開始引導他,教他如何找客源、找專家,如何交流、談判等等。

一開始,Eric想從開農場起步,後來發現,開農場並不簡單,不僅需要資金,還需要專業知識、人才等等。衡量之後,他暫時放下了這個想法,打算先摸清楚環境再說。於是,他先從消費者、零售商、製造商方面思考,然後再從農民的方面思考,如此進行全供應鏈的組建。

現代的商業社會喜歡這樣全供應鏈的思考模式,Eric也願意投入時間和精力去學習,不是貿然投資,而是先學習、建立相應的知識和關係。種子的挑戰在有機農業事業預備前期,他們到新疆、山西、長江流域的農村考察過,而後又不斷尋找機會考察了其他一些地方。Eric最後將農業基地定在山西某鎮,那裡一年四季分明,田裡和山上的景色每月都在變化,10月中秋過後,一片金黃。可惜Eric每次都來去匆匆,無暇顧及這香港難見的景色。

對Eric來說,到農村最大的感受是文化的差異。

他第一次真正發現,要認識一個不同的群體,確實需要花費時間和心力。越深入認識當地農民,越發現自己並不認識他們,完全摸不著他們的需要。那段時間,他很掙扎和糾結,心裡想盡早跟他們結合,現實中卻達不到。他很痛苦,但並不想放棄,只想咬牙繼續堅持。

「我不服氣啊,於是不斷地去,不斷地再去,一直去,一有機會就去。去得多了,慢慢開始有一些瞭解。開始有人幫忙了,一個兩個,慢慢知道的越來越多,大家開始瞭解農村社會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說這話時,Eric的表情透著一股堅毅。

頭幾年,他覺得農業社會有很多需要︰生態農業的肥料、種子、組織等諸多方面。「一開始我以為防蟲、用水等很難,但我們的社區反而不是,而是在種子。後來發現我們的種子受到污染,有轉基因成分,不達標。這是我們料想不到的。我們有很好的用水專家,肥料上也有很好的資源,沒想到在我們沒有資源的那塊,恰好就是當地農民的需要。於是我們開始去找種子專家和種子銀行,開始做種子實驗,打算培育出好的種子來。」

關係的挑戰

「神讓我清楚地看到,整個過程中,最大的挑戰是與農民建立關係,這也是整個專案最核心的工作。」雖然Eric不經常在內地,但他心裡很清楚,做生意,尤其做社會企業,首先就是要瞭解不同人的需要。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是農民。「 你不理解他們,怎麼有資格跟他們合作呢?」Eric說,「但最難理解的就是農民,中國農民有自己的經驗,不會說自己有什麼需要,需要你去發掘,去跟他建立關係。這要花很多時間。」

他說︰「農民說話不會很直白,你不知道他們想聽什麼,他坐在那裡不說話,而是鼓勵你跟他說,哪怕彼此不認識。你要去感受,這些你都要投入時間。這樣,他們才會知道,你是否有心來瞭解這裡,有沒有後續的跟進。我們跟他們做朋友,一起交流、做事情。一旦瞭解了他們,許多事情就開始了,神安排人才給我們,農民中有些人會主動跟我們合作。」

現在,總算建立起了關係,Eric非常珍惜。問到當地人是否知道他們的信仰,Eric說︰「他們知道我們是基督徒,有的人就有興趣問我們信仰的問題。當地有教會,但基本都是老人和小孩。以前還有異端如東方閃電之類的,後來沒了。聽我們講福音,也有信主的,我們會鼓勵他們去當地教會。目前我們也在想,要不要開小組,我們在邀請一些人為他們禱告。」

經過幾年的溝通,在與農民相處的過程中,Eric覺得有趣的是,他們希望「配對」。「我們的員工跟那些農民建立關係很有一套,會一起喝喝酒,吹吹牛。他們一喝酒就什麼都講。我們就知道,他們原來想要什麼東西。有時候會聽到,比如農協會,有的農民很珍惜人才,如果看到人才,就會介紹物件給他,讓他們留在當地。用結婚留住你。」

豐富的圖畫

支撐Eric越過許多挑戰、堅持向前的,是當初神在以弗所時給他的那幅圖畫。他說︰「那幅圖畫四、五年前還是模糊的,現在卻越來越清晰。我看見越來越多的人走入這幅圖畫,扮演不同的角色,大家一起來畫這幅圖。」四、五年前說的事,他們現在仍在做,目標比從前更清晰,走得更遠。支持他們的人也多了,有主內的,也有主外的,他們還得到大量的市場資源及訊息,也在業界建立起了口碑。

「我們現在做的,也是市場、政府、NGO大力支持的,更別說作為基督徒,一個有宣教異象的團隊。中國農民有九億,這個禾場很大。現在要到伊斯蘭教國家宣教,基本很難做傳統意義上的那種宣教士,更多的是走職場宣教的方向,所以一定要有平台。這很多時候就需要得到政府、市場的支持。我覺得,這個禾場夠大,政府、市場都支援,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尋找機會來建立一個平台。這就是我們目前正在做的。我們要建立這樣一個平台︰在政府眼內,我們是在幫他們;對市場而言,我們在製造市場價值;在NGO眼裡,我們在做對的事情。」

在他看來,中國農業繼續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民會遷往城市,老人們則會老邁、離開,而下一代不怎麼種地,人均種地面積會越來越少,土地也會越來越集中。這樣,就有機會讓願意做農業的企業家進入這個領域。

這就像上世紀60、70年代的美國所經歷的,土地開始集中,接著帶動了管理,開始形成經濟規模,成本得以降下來,又對應了市場的需要。在中國,農業成為七大被關注的行業之一。如果在這個領域,培養一批主內的弟兄姊妹參與進來,形成一股力量,藉助市場的力量、政府的支持、NGO的影響,建立一個良好的模式,就可以「醫治」土地,轉化這個領域。

標準看源頭

關於醫治土地,Eric說︰「從物質層面看,土地會板結,如果不斷下農藥又不翻土,健康就會變差,營養會流失,透氣性和持水量降低,造成水土流失。但板結的情況是可以改變的。可以少用水,因水資源越來越缺乏,並受到污染,而且還漲價。能源如果能用得少一些,不用化學肥料,就會漸漸減少對能源的消耗。市場也能慢慢接受,甚至得到政府的資助。我們在不同的層面發展關係,包括客戶、紡織供應商、農民、社會專業團隊、員工,以及周邊許多不同的人事。」

做生態原材料的人,在紡織業內不多,在中國也不多。他們做了這些年,陸續有不少企業開始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口碑和名聲就這樣建立起來了。今年,公司受邀參加國際會議、行內組織的研討會,並在大會上發言。現在,生態紡織協會的幾家公司合作做一個調查專案,他們找各行各業的代表,比如做紡紗的、做織布染布的、做製衣的等。香港有很多老牌的紡織公司,但很少人做農業出名,大家馬上就會想到他們,把他們作為調研對象。

現在,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想要知道商品原材料的資訊。例如在美國,你所穿、所用的東西的原材料,一開始是否能達到某個環保標準,是否會傷害到土地,是否會污染或浪費水,碳排放或能源使用多少,有害物是否在源頭得到控制,是否使用了生態農藥或其他防範方式,是否使用了化肥,是否是傳統的非轉基因產品等等,都會成為大家關注的目標。現在的企業很看重消費者和品牌,而消費者和品牌也會對製造商施加壓力,使它達到某個環保、社會責任標準,迫使它去獲得相關認證。

「轉了一圈,紡織鏈是OK了,但現在大家的目光開始放到源頭了,尤其在中國。中國農業相對落後,剛好中國在講三農問題,國際上的消費者很留意這個,他們的關注會形成市場的推動力。」

教會在牆外

在Eric看來,福音不應僅僅局限於個人的得救層面,也要體現在社會的層面。也就是大家常說的,教會不只在四堵牆之內。個人要得救,社會也要轉化,這才是聖經中神啟示的福音。他說︰「尼希米記裡,在建城牆的過程中,你要跟不同的人合作。這其間有時也對抗,這個過程很精彩,這要求工作者要與神有很好的關係,能夠掌握神的原則,在過程中不斷地瞭解神,拉近與神的關係,認識神,與 同工,讓 工作。」他自己的經歷是,每週去教會,牧師的講道可以啟發他,然後他會將聽來的資訊運用到職場,非常管用。

他認為,傳福音就是要到很實際的地方去,到農村去,到土地上去。這樣,就能在生態上開始改變環境。人之間的交流更多,就能趨向於和諧。在中國,不只是山西、陝西,其實在新疆,甚至在中亞,都已經有這樣的異象和感動。過去幾十年,神已經安排了很多弟兄姊妹在那裡等著我們過去。在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我們希望看到一條農業被福音轉化的道路。Eric還從聖經中看到醫治土地和宣教的關係,當土地得到醫治,產量得以提高,農民就會過來問你,你怎麼種的,為何你會收穫得多。這樣,就可以有機會跟這些農民聊神的話。他看到,其實農業與信仰有很大的關係。

信心在神

對Eric來說,做事成否是一個信心問題。前幾年,當事業及整個環境未能按著他預期的發展時,他感到非常不安,也不明白為什麼,總想伸手去控制環境。「但這樣很辛苦,因為你根本控制不了。這幾年學乖了,把信心放到神那裡,不再自己去控制。」

奇妙的是,當他慢慢學習放手時,事情開始出現轉變。有一次跟一位客人談,一開始很好,但後來那個客人卻不再理他。當時,對Eric來說,這就等於沒訂單,整個公司將難以為繼。從前,他會慌,「但現在我心裡有平安,就不會刻意去做什麼,而會安靜地等待,慢慢地,事情會有變化。」

結果,又有來詢問、希望看農場的客人,各方面條件比前者強許多。而且他們非常重視Eric,怕競爭對手或同行搶先找到Eric的公司。這樣一來,Eric給他們的信心就得到了提升。不久,又有一家公司要向他們買有機食品。

「這樣的事情太多了。如果把某些東西看得太重要,一旦不成,會讓人感覺失望。但將信心交給神,反而能保護自己的心,知道凡事神有自己的安排。 是主,如果 要讓這件事這樣發生,你不需要去抵抗。」Eric說。

談到將來的展望,Eric的大眼睛彷彿遙望著某塊黑土地,他說︰「當然是希望訂單、人才、資源不斷增加。也希望小組能建起來,大家一起去華東、去新疆、去中亞、去北韓傳福音。其實,我們可以到處走,因為到處都有土地。」

作者來自廣州。現居香港,漢語聖經協會編輯

(蒙允轉載自《海外校園》119期)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Next Post

反對〈性傾向歧視條例〉爭取宣講真理的權利與自由

08/07/2013 – 1 埃波月 5773
  〈性傾向歧視條例〉在香港社會討論多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