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F差傳講座 馮浩鎏︰神使用的人「都好有問題」


11月25日「心懷東亞分享會」
 

馮浩鎏醫生
 

【特約記者天弦報道】「海外基督使團」(OMF)假中國基督教播道會道真堂舉行差傳講座及工作坊,由11月23日起一連3日。在11月25日即最後一天的「心懷東亞分享會」上,馮浩鎏醫生借用聖經人物,講解宣教者的特質及使命。而其千金Elaine Fung及一位曾到泰國短宣的弟兄蘇銘達,就與近30位會眾分享短宣經歷。

馮醫生表示,神在每個世代裡,都在尋找遵行 旨意的人,為 作工。「我們在思考如何為神作工時,往往會聚焦於需要方面,其實應該更著重於順服。」觀乎舊約記載,昔日亞伯拉罕蒙召時,神並沒有告訴他往哪裡去,或哪裡需要他,反而只叫他順服,跟隨旨意行。

馮醫生又以初期教會為例,指出神使用的人「都好有問題」。例如馬可,他才剛跟從約翰和保羅等使徒啟程宣教,「走不到50哩就想回家」。雖然聖經並沒有明確記載原因,但按照推測,他可能得了思鄉病,或身體不適,更甚或是「抵受不了經驗豐富的宣教士的威權」。但到後來,保羅卻形容馬可為「在傳道的事上與我有益」。

另一個人物是腓立比書裡的以巴提,腓立比教會差派他出去支援保羅,擔任「僕人的僕人」一職,好讓宣教士在前線工作時,無後顧之憂,但他卻生病了,甚至「幾乎要死」。使徒彼得本身也是「滿有問題」的人,個性衝動,說話不經思考,在三次不認主時,更誇張得要「發咒起誓」。而提摩太就是膽怯,不夠剛強,結果換來「不要叫人小看你年輕」的訓勉。

然而,這並不表示任誰都能為主作工,出去宣教。馮醫生指出,他們全都有3種共同特點,就是對神有敬畏的心、為神獻上一切的冒險之心,以及對神抱持開放的心。

青年分享短宣經歷

在馮醫生分享信息前,兩位曾參與短宣的青年向與會者,訴說自己的宣教心路歷程。

父母均是宣教士的Elaine Fung說,投身宣教,是基於一份對神的愛。「去宣教,並不等於返工、放工,而是一種生活方式,時刻都要榮耀神。」她又表示,宣教是對神的愛一種「極端」(radical)的回應。「神是很radical的, 釘身十架為世人帶來了拯救,而衍生的生命轉化也很radical。就連 給信徒的使命也radical,要將福音傳到地極……」「我不禁捫心自問, 是神,但我只是凡人, 那麼radical,叫我如何回應?」

就這樣,在港大醫學院就讀的小妮子親赴南非宣教半年,而這份宣教情在她返回香港後,仍然持續,還不斷感染不同的群體,包括校園裡的內地同學、寄居本港的巴基斯坦人等等。「記得有一次,我和一些主內弟兄姊妹在大學宿舍樓下唱詩歌分享信仰,結果感動了住在十幾樓的同學。原來他剛巧正為患癌的父親擔憂,心裡煩悶不安,詩歌的內容及時安慰了他……」

另一位青年蘇銘達分享他今年5月中到泰國中部短宣6個星期的經歷。他表示,基於兩年前的一個異象,他決定投身宣教,向有需要的人傳講福音,並且拓闊自己的屬靈視野。至於為何選擇泰國,他表示是因為想去「同為黃皮膚人的地方,文化差異相對較小」。

在泰國,他主要與當地宣教士一起進入學校任教中文和英文,逐步與當地學生建立關係,分享信仰。他坦言,去到彼邦,語言不通,加上本身性格屬內向型,自覺困難重重。但經過連串的宣教活動和信仰分享後,「神讓我轉變過來,我對神的信心更大,而我在人前亦較以往更有自信,誰會想到像我這樣的人,竟會站在學生面前表演?」他又表示,自己此後對神的心思更加敏銳。「說到將來,我會積極在大學校園與人分享信仰,繼續求主帶領宣教之路,並且在教會推廣差傳。」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Next Post

工作為宣教舞台 認識自己回應神

27/11/2012 – 13 基斯流月 5773
  【台灣國度復興報記者林稚雯台中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