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教會 另類神聖社群

崇基神學院於9月13至14日舉辦「第十屆牧養週年研討會2016」,主題為「新.網中人——網絡與牧養」,邀得多名牧者及學者探討網絡牧養的可行性及果效,並分享自身經驗。

9月14日下午場,陳龍斌教授分享到網絡教會可以成為「輔助教會」(parachurch),並不是與教會對立的。在教會人手緊絀的情況下,網上教會能輔助教會提供牧養。此外,網絡是一個匯聚人的好途徑,幫助教會尋找己去的羊或挽回若即若離的羊。當談論到網絡牧養與傳統牧養可如何分工時,陳教授指出網絡可組織一群志同道合者,並提供一個平台讓他們可暢所欲言,例如現時Facebook的專頁或群組。因此,網上教會能發揮「另類教會」(alternative church)之效。

陳教授同時提醒建立個人關係的重要性,不然專頁或群組的會員人數只是數字。他分享個人網絡牧養經驗,例如把會友逐個加為朋友,再與他們發個人信息傾談。那些有回應的,便與他們進一步建立生命的關係,牧養他們。到建立了一定關係,他也會邀請他們來教會。另外,他也分享到如何藉網絡為公義發聲。例如,他曾透過社交網絡接觸到在網絡被欺凌的人,建立群組為他們發聲。最後,他亦指出網絡教會不能全面發揮教會功能。若要發展網絡牧養,很需要有同行者,共在信仰中互相鑑察。

接著,李駿康博士分享到網絡牧養的對象不獨是年青人,也應教長者上網,融入他們。他認為網絡是很好吸引人的工具,進而再面對面牧養。然而網絡牧養亦有其難處,例如一般人不會在網絡公開真正身份,虛實難分;在網絡上「無枉管」,很多人藉此宣揚仇恨;網頁很多時與生意連結。他認為,要有效地做網上牧養,需要認清牧養者與被牧養者是誰。

接著,關瑞文教授指出,媒體正在改變整個世界的結構。社群已不再以面對面定義,社交媒體讓人可以跨時空、跨語言去溝通。但他同時帶出一個問題——沒有「身體」的網上教會是否真的教會?葉菁華教授續從神學角度回應這問題,認為教會是地上的divine community(神聖社群),重要元素包括聖徒相通、聖禮等等。他同意網絡教會具備聖徒相通的元素,但聖禮例如領聖餐方面,會遇到困難,但非不可行。最後,他指出網絡可成為教會的載體,接觸不上教會的人,及牧養不能上教會的人。

(記者陳細細報道)

Vasco Lam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Next Post

台灣基督徒人口 26年增長逾2倍

25/09/2016 – 22 以祿月 5776
《2015年台灣基督教會趨勢報告》於2016年9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