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你獨特的聲音

 

文◎黃少芬

甲某人看見有人掉垃圾在水井裡,他上前制止,但不成功,因為當地法例還在草擬中,未定義出甚麼是垃圾。甲某人就拉起橫額反對掉垃圾行為,村民好友走過來,問他為甚麼反對,他說︰「還要問嗎?隨處掉垃圾污染環境!」好友們勸他回家,先寫一份聲明,從自然生態、科學、社會學、政治、經濟等角度,剖析掉垃圾行為的本質和害處,這樣才能在公共空間發言,「理由太簡單,是不行的!」甲某人聽了勸告回家,晚上喝一杯濃烈咖啡,提起筆來開始書寫,但到了太陽升起之時,紙上仍然只有「隨處掉垃圾污染環境」九個字。他改變不了社會,決定安靜地做一個好公民,把沒用的橫額掉到垃圾場,眼巴巴看著水井裡的垃圾愈來愈多。這是一個虛構故事。

以上是今日不少基督徒面對社會議題時的困境,他們從真理出發,有反對的理由,卻不認為自己在社會上有發言的空間。我相信基督教真的需要知識分子在某些公共空間發言,表達聖經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觀,但具備高度邏輯的言論,絕不是唯一的聲音。今日在媒體上看見社會議題的討論或爭論,論說方法似乎走向兩個極端,不是學者式辯論,就是粗暴式抗爭,很多的基督徒不會喜歡後者,但覺得自己不是前者的材料,於是選擇了沈默,安靜地做一個好公民。

長久以來,我們的信仰似乎都在知識系統上建構出來,神學畢業才能牧會,上主日學和閱讀屬靈書籍才能成長,這都不是錯的方法,但我們一向所重視的「知識」到底是甚麼,是邏輯思維?是分析力?是智慧?還是回到信仰的根本,是與神的親密關係?現在的問題是,沒有具備學術知識的基督徒輕看了自己,而不是去找回自己獨特的聲音,與基督身體的其他肢體在合一中發出多元的聲音。

未來的日子,教會將面對更多衝擊信仰的社會議題,我們需要的是合一而多元的聲音,像一個由聖靈指揮的交響樂團,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表述形式,不模仿別人。但現在我們好像失去了自己獨特的聲音,就只有單元聲音,或是大多數人選擇的靜默。

創世記描述的大自然,展現多元化的動植物世界;啟示錄描述的新耶路撒冷,城牆根基有各樣的寶石,也展示多元化的美感。香港,你要發聲,不要止息,直到公義被建立,發出你的敬拜聲音,發出你的歌聲,發出你的禱告呼聲……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Next Post

為中東史上最重要的總統選舉禱告

08/05/2012 – 16 以珥月 5772
埃及三大熱門總統候選人︰(左起)福圖赫、穆薩、穆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