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納歸納2010年調查結果 美國人靈性發展六大趨勢


(設計圖片)
 

研究美國人靈性狀況的巴納研究組織(Barna Group Research),依據2010年內所有的調查報告作出歸納,發現美國人的宗教信仰呈現以下六大趨勢︰

1. 教友的神學知識愈來愈貧乏

一些本來廣為人知的基本真理,現在卻愈來愈少人知悉。例如︰雖然大部分受訪成年人仍視復活節為宗教節日,但只有少部分人認為節日與耶穌基督的復活有關;另外,認為信仰應融入生活每一個層面的成年人更是寥寥可數。巴納預期,日後教會中的聖經文盲將會愈來愈多,導致教會在未來十年面對前所未有的神學分歧。

2. 基督徒變得愈來愈內向,缺乏外展動力

縱然科技發達令通訊更加方便,但與十年前相比,基督徒與非信徒之間的屬靈交流卻大不如前。少於三分之一的重生基督徒有意邀請新朋友參與復活節活動;大部分美國人對教會在過去數年作出的社會貢獻亦不以為然。相反,無神論的宣揚變得愈來愈具策略性,教育和移民等因素亦令宗教多元主義甚囂塵上,種種因素配合下,基督徒的沉默對信仰傳播將帶來更大影響。

3. 更多人對屬靈操練不感興趣,轉而尋求實際解決方法

更多成年人為了追求舒適生活和個人成就而犧牲信仰與家庭。急速的社會步伐令人無暇反思,或只會思考經濟及關係等問題。默觀、獨處、簡樸生活等屬靈操練已變得少之又少。對美國人來說,當下的生存比永恆的安穩更為重要,信仰與生活的分崩離析令膚淺的信仰淪為豐富生活體驗的主要手段。

4. 基督徒對參與社會行動的興趣急劇飆升

在青年信徒的熱心驅動下,教會比過往更熱衷於參與社會行動和服務。話雖如此,假如有關行動和服務並無穩固的屬靈根基,信徒往往很快就冷淡退出,純粹的善行並不能挽留人心。為推動長期委身,教會應在行動中引入更多聖經的角度。當信徒懷著真誠的愛心行善,就能吸引那些一直在旁觀望的未信者。

5.,後現代主義的包容主張影響教會

聖經文盲等問題令美國人怯於不平則鳴,以免被人標籤,令教會在許多具爭議性的倫理及屬靈議題上選擇妥協。信徒認為教會需要堅持的議題數目愈來愈少,「愛」也被重新定義為避免衝突。今天教會領袖的挑戰是在彰顯真理和活出愛心之間取得平衡,而信徒亦需要明白所信,以致能決定在何事上需要堅持立場。

6.,基督教對文化及個人生活的影響幾近絕跡

基督教對美國文化的影響誠然超出任何其他宗教信仰、哲學思想或社群,然而,當代美國人卻對此不以為然。在這個形象主導的社會,當代媒體卻毫不留情地揭露教會及信徒的不是。教會不能單靠講道或公關技巧來建立形象,信徒在每天繁忙生活的大小決定,反而更具影響力。人們大多缺乏深思的時間,因此信徒在面對機會與危機時的表現,就構成他們對信仰的印象。耶穌常常強調結果子的重要性,在急速的生活步伐、紛亂的思潮下,結出可見的果子將更形重要。

(原文登在 www.barna.org ,程灝年編譯)

———————————–

禱告

雖然巴納的調查對象是美國人,但在全球化的時代,也反映香港基督徒的實況,因為香港也受著世俗化、後現代思潮、城 急速步伐等等因素所影響。求主給我們明察的心和生活的智慧,不致在生活的壓力下垮倒、在追逐成功和名利下迷失,卻要恢復鹽的身份,對世界有屬天的影響力。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Next Post

尼泊爾文電子聖經暢銷 便利閱讀與傳遞

25/12/2010 – 18 提別月 5771
  航空宣教使團(Mission Av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