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中國宣教的「咖哩烏冬」

 

圖二︰聖多馬天主教堂位於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相傳是使徒多馬親手建立的教會之一。(網上圖片)
 

圖三︰亞馬遜網上書店售賣中亞使用的吉語聖經(網上圖片)
 

他來自印度,在中國宣教,但對象是吉爾吉斯人。從一個小小的弟兄身上,看見全球化的宣教現象。

文◎記者澍雯

一個約莫三十歲的印度男子從重慶大廈走出來,手裡拎著兩三袋食物。他說,晚上要煮家鄉菜,所以來這裡買了咖哩粉和其他印度食材。我們約了吃午飯。初時,我以為會在重慶大廈裡吃印度大餐,但正如我去外地旅行不想吃中菜一樣,他也不想吃印度菜。最後在附近的一間日本餐廳,叫了一客烏冬。他不想訪問用真名,所以在本文裡我稱他「咖喱烏冬」。

咖喱烏冬在中國西北宣教,今次來港是為了申請簽證,由於旅遊簽證只有幾個月的限期,所以每次到期便要出境,有了新簽證後,又再次返回內地。

一開始,咖喱烏冬就介紹他的家鄉,位於印度最南端,在他口中是一個椰子樹的天堂。他自豪地說︰「這正是多馬曾來過的地方。」看我沒半點驚訝,就連忙補充一句︰「是那個懷疑耶穌是否復活了的門徒。」

我想起來了,多馬不及彼得、約翰那麼有名氣,出場時又是一個懷疑論者,形象不太討好,印象當然不深。但經咖喱烏冬一提,模糊的記憶變得鮮明。二千年前,耶穌的眾門徒四散宣教,有傳說指,多馬去了印度宣教。

咖哩烏冬的家鄉有長遠的基督教歷史,而他也是在基督教家庭長大的,家人去傳統的聖公會教堂。但他在十七歲時才真正信主,之後很快進身宣教的行列,信主後第二年成為學園傳道會的宣教同工,在印度各地傳揚福音,接觸過船民等低下階層。

說到這裡,服務員端上熱騰騰的烏冬,但咖喱烏冬說不餓,吃了半口,放下筷子,繼續口若懸河說他的故事。

他說,在他出生前,神對他已有美好的旨意。在媽媽懷胎的時候,她曾向神祈求兒子,還許了願說︰「如果生下的是男的,我將他奉獻給你,一生服侍你。」媽媽生了咖喱烏冬後,沒忘記這個願,一直期望兒子長大後讀神學院,在教會當牧師。而咖哩烏冬起初也是走這條路,在神學院進修後,參加了青年使命團(YWAM),在印度東北部牧會。只是,後來他發現神給他的召命是宣教,而非在教會裡當個牧師。

有一日,他找來一本宣教刊物,裡面列出一個個還未有福音傳過的族群。他翻開一頁又一頁,突然間一個臉孔闖入他的心裡,是一個婦人坐在帳篷前喝馬奶,單憑背景便能猜想是遊牧民族。書上資料說,她是吉爾吉斯人,所在之地沒有教會、沒有宣教士。「誰肯去到他們中間呢?」這個標題在他心中揮之不去。之後的兩個星期,每晚都睡不著。他終於開聲禱告說︰「如果真的是我,我願意去!」之後平安就回到他心裡。

後來,他來中國雲南學中文,然後到西北地區宣教,一直至今,所以待在中國已有七年了。現時他在一間學校做栽培門徒的工作,是很小的學校,學生只有六到八人,有吉爾吉斯人和哈薩克斯人。除了聖經教導外,還有心靈醫治。他說,有一個七十多歲的老學生,以前是伊斯蘭教長,信主後,卻沒改變一些傳統的思想,對小孩很嚴厲,生怕寵壞他們;但被天父的愛醫治後,他哭了,還與同學們擁抱,生命出現很大的突破。

咖哩烏冬是憑信心生活的宣教士,在中國西北地區,雖然生活水平不如大城 那麼高,但對於身無長物的他,生活開支依然很昂貴。我不禁問他,印度牧師的薪金有多少?他說,大教會的牧師每月收入不過是三千盧布,相等於五六百港元。但他打從在印度開始,就從沒領取固定薪金,當時參加的宣教組織是不設薪金制度的,即是說,每個同工都要自籌薪金。

在中國人眼中,從外地來的洋人是非富則貴的,怎會知道他是兩袖清風的印度人,來中國不是為做生意,而且還要憑信心過活。他坦言,自己常面對經濟壓力,生活費主要來自家人親友的奉獻,但他說家人也不是太瞭解他做的是甚麼,在他的家鄉,宣教不是人們熟識的概念。另外,他對一件事情還是放不低,說時突然收起笑容,原來在家鄉,最年幼的兒子要肩負照顧父母的責任,但他……。這是整個訪問中最寂靜的一刻,在滔滔不絕的說話中,他突然欲語還休。

「為甚麼我會在這裡?」頭兩年在中國,他不時會這樣問自己,一個印度人來中國到底有甚麼作為呢?但當他雙手捧著一本親手製成的吉爾吉斯語聖經時,他覺得一切都值得。

自從一個西方宣教士把完成翻譯的吉語聖經交給咖哩烏冬後,每天下課後,他就動手製作聖經。「一本聖經要用四米長的棉線串起。」過程很辛苦,每本都要親手切割紙張、釘孔、串線,有時候他會問自己︰「是否因我犯了罪才要做這苦工?」

一年之內,他親手造了六十本吉語新約聖經。當一個吉爾吉斯人第一次打開自己的母語聖經,不禁哭了一個半鐘頭。這時候,他覺得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一個人留在中國這麼多年,即使只是造了一本聖經,也是值得的。之後,他製作聖經更快更落力。

咖哩烏冬把護照複印本張開給我看,上面顯示的出生年份證明我的猜想沒錯,他是三十歲左右。健談,幽默,友善,仍然單身,但一個人在中國生活,他不諱言,自己要常常驚醒,小心情慾的試探。

——————————

更多資料︰

在印度殉道的使徒多馬

多馬(Thomas)是耶穌的十二使徒之一,四福音對他的描述很少,據教會傳統的說法,在公元52年,他到印度宣教,其後帶領許多人歸主,但最後被異教的祭司用長矛刺穿他身體而死。據稱多馬在印度建立七間教會,其中五間仍然存在至今。(參見圖二)

新疆的吉爾吉斯人

吉爾吉斯人(Kyrgyz)本是匈奴的屬部,原居於西伯利亞南部,17世紀被迫遷移到今日吉爾吉斯共和國(Kyrgyz Republic)所在之地。他們最早信奉原始的薩滿教,在中亞的吉人在10世紀前後皈依伊斯蘭教。現時,吉國境內約有250萬吉人,而在中國境內則有16萬人,又稱為柯爾克孜族,主要分佈於新疆西部的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絕大部分是穆斯林。

吉爾吉斯語聖經

中亞的吉爾吉斯共和國有一段很長的日子是前蘇聯的聯邦,通行的聖經譯本,是由西裡爾字母(Syrilic script)構成的語文寫成的,而中國境內吉爾吉斯人使用的語文是由阿拉伯字母(Arabic script)結構而成的,他們無法閱讀中亞吉國的聖經,許多年以來也沒有自己合用的聖經譯本。(參見圖三)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Next Post

巴納歸納2010年調查結果 美國人靈性發展六大趨勢

24/12/2010 – 17 提別月 5771
(設計圖片)   研究美國人靈性狀況的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