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以諾開辦文宣學校 培育「拿筆的宣教士」

 

訪問◎澍雯
文字◎慕恩、連嵌晴

著名台灣作家施以諾與妻子為培育寫作人材成立「提摩太學院」,今年8月正式運作了。施以諾今年8月來港演講,其間接受本報訪問,詳述培育文字宣教士的夢想。

KRT︰請你介紹提摩太學院是怎樣的學校?
施︰我在台北醫學院就讀時,台灣就有一些學院讓人下班後來短期進修,提摩太學院的定位也是這樣的,我們會提供一些文字事奉的短期課程。此外,我們還會提供一對一的免費諮詢。只要你覺得在寫作上遇上甚麼瓶頸,你都可以來跟我們談。我們不收費,只收發票和收據,只要帶台灣任何一家基督教書房300元以上的發票來,不管是買書還是買禮物的,都可以獲得免費諮詢。我們希望可以藉此幫助基督教書房有更多生意。

KRT︰是怎樣的一種諮詢服務?
施︰比如有些人想要出書,寫了一堆稿件,可是出版社都不要,我們就會建議他作一些改動,讓讀者更容易接受,也許就有出版的可能了。

KRT︰為甚麼以提摩太為學校命名?
施︰提摩太這個名字的由來很有意思。清朝末年有一個宣教士叫李提摩太,我發現我們有很多共通點︰我們都是浸信會的會友,都喜歡用文字來宣教;我們的太太都是學音樂的,而且都是長老會的會友。我們夫妻的事奉模式也挺像的,當時他們也是一個學音樂,一個用文字來事奉。今年(2010年)是李提摩太來華140週年,剛好是一個整數,所以就正式定名為提摩太學院。

KRT︰你還創辦了雄善文學獎以鼓勵寫作,但只歡迎30歲以下的人參加,是不是你對年輕一代特別有負擔,或是有甚麼原因呢?
施︰其實我本來是打算不定年齡的,但後來發現如果不定年齡的話,年輕人可能沒有機會獲獎。香港有一個湯清基督教文藝獎,但參加者需要先出版書籍,30歲以下的年輕人要得獎的機會就不大了。所以我們只要求寫一篇文章就可以參賽。

在香港和台灣,如果有一個年輕人對牧師說要事奉主的話,他不是去打鼓就是去唱歌、彈琴。年輕人用音樂來事奉主當然很棒,但我覺得那不應當是唯一的選擇,寫作也是一種很好的事奉主的方式。所以,這個文學獎一方面希望鼓勵現在用文字事奉主的年輕人,其次也希望讓教會的年輕人看到,除了音樂事奉,寫作也是一個方法。

KRT︰如果青年人想投入寫作事奉,你認為現在他們有甚麼出路?
施︰我會鼓勵他們多投稿去像台灣《國度復興報》或《基督教論壇報》一類的刊物。其實我是很期待可以幫助一些想要出版書的年輕人出書,替他們和主流出版社的社長談談。去年我有一本書在台灣一個暢銷書排行榜得第九名,而我發現前二十名都是一些佛教書,或教人如何賺錢的書。如果前二、三十名可以多一些基督教的書那就好了。我也鼓勵青年人出版書籍,在書局裡發光。去年有一個雄善文學獎的得主,他今年就要出版一本書了。

KRT︰你本來是不太喜歡寫作的,是甚麼改變了你?
施︰我在讀大學的時候,就向上帝禱告說︰「主啊!我本想要服事你,但不知怎樣做。」當時在禱告裡就有感動想試試寫作,我本來覺得是不可思議的,因為寫作不是我的興趣,可是後來就慢慢開始寫了。一開始寫得很糟,也不太敢投稿。後來就寫得比較多了,也投稿到《基督教論壇報》(台灣),在大學三年級的時候就出了第一本書。真的是上帝帶領我走上這條事奉的路。

KRT︰你有沒有見過其他人也是本來沒有興趣寫作,現在卻越寫越好呢?
施︰其實我沒有見過。我覺得我這個「遭遇」是很奇怪的,所以我也不會對別人說︰「雖然你現在不喜歡寫作,但有一天上帝會用你」,我身邊喜歡寫作的人大部分從小開始就寫了。

KRT︰你怎麼可以有這麼多的材料來寫作呢?
施︰我覺得寫作有「四隨」︰第一是「隨時」,就是你要隨時去找一些靈感。我舉個例子,有一次我看到一個廣告,覺得很有意思,它就啟發我寫出一篇文章。第二是「隨地」,我曾寫過一篇叫「37C的恩典」的文章,有一天我在醫院裡面工作,本來心情很不好,後來聽說有一個病人一直高燒不退,我突然就想,原來對一個病人來講,體溫正常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但是我的體溫從頭到尾都是37C,這是一個莫大的恩典,後來就地取材寫了這篇文章。還有第三個就是「隨俗」,透過文章切入的角度,讓人覺得文章能跟時代結合。第四個最重要的是「隨神」。現在要當作家比以前難一些,以前當作家,寫得好人家就會接受,可是現在讀者還會觀察你怎麼生活。雖然沒有一個人會是聖人,但你寫出的東西還是要大致和你的生活相符,所以你同上帝的關係很重要。

KRT︰在寫作方面,甚麼人對你有很大影響呢?
施︰很多人問過我這條問題,不過我一直覺得我並沒有一個特別的寫作老師,但我甚麼書都會看,並會去探究和比較。比如說,聖經的士師記和金庸的《笑傲江湖》都是俠客的故事,可是為甚麼大家都愛看《笑傲江湖》,但士師記讀起來卻不大有趣?這就成為了一個靈感的來源。金庸在小說中用了不少技巧,如他要安排一個人物出場的時候,他會慢慢的去鋪陳。像令狐沖這個人物,在他正式出場前,已有很多人提到他的名字了,這是很值得去學習的寫法。金庸筆下的主角是令狐沖,我們寫作的主角是上帝。我們要將上帝介紹給人,也可能需要借用一些生活例子,然後再慢慢凸顯上帝。其實,不但是各類型的小說,就連報紙的社論也令我獲益良多。社論需要在很短的篇幅裡帶來影響,所以這種閱讀就訓練我如何在短短的內容中表達意念,牽動讀者的情緒。

—————

適逢李提摩太來華140週年 「提摩太學院」正式運作

140年前,「英國浸信會差會」(Baptist M.S.)宣教士李提摩太抵華宣教,他在華前前後後一共犧牲、奉獻了45年。李教士在華施藥、賑災、著書、辦報紙、辦大學,貢獻良多,特別是他後半期所做的「文字宣教」更是影響深遠!影響所及至今天的台、港、中。

19世紀末,李提摩太夫婦,先生以「文字」,太太用「音樂」來事奉主,在19世紀末獻上了他們的恩賜,為的是榮耀主名。

21世紀初,施以諾夫婦因著同樣的感動,也要用「男主文(文字)、女主樂(音樂)」的方式來事奉主,2010是李提摩太入華宣教的一百四十週年,施以諾夫婦比照「爸爸學校」的運作模式,成立了「提摩太學院」(以下簡稱「敝單位」)!由輔仁大學醫學院職能治療學系專任助理教授、精神科治療師兼作家施以諾帶職義務擔任敝單位負責人,希望為主培訓文字事奉的人材,並紀念李提摩太入華宣教140週年。

現階段,敝單位將做以下兩件事︰

1) 比照「爸爸學校」的運作運作,不定期舉辦《拿筆的宣教士》工作坊,並授予結業證書。
2) 提供「作家為主作夢-免費一對一諮詢」,只收發票,不收現金。

敝單位在2010年8月21日正式舉行第一屆《拿筆的宣教士》工作坊,教師包括︰施以諾、毛瓊英、陳韻琳、鄭超睿。並在會後授予結業證書。

敝單位創辦人、精神科治療師兼作家施以諾表示︰「當許多青年人在教會裡表態願意事奉主時,似乎都只會被鼓勵去領唱、打鼓、司琴、跳舞,這些事奉固然很美,但不該是唯一的選項。事實上,『寫作』也可以是青年人事奉主的其中一個選項,但卻很少人選,在聖經裡或歷史上,有許多有影響力的文字、書籍,都是出自青年人之手。」

「提摩太學院」跟一般寫作班有甚麼不同?敝單位創辦人施以諾表示︰「提摩太學院所要推廣的核心寫作價值觀,是『寫作是一種敬拜』!這七個字亦是提摩太學院的核心價值觀,這是一種態度上的分別為聖,不再用文字來打情緒化的筆仗,不用文字來寫污穢的東西,把筆獻給主,為主所用。」

說到清末民初的宣教士,很多人都會連想到「戴德生」。李提摩太跟戴德生為同時期來華的宣教士,但兩人後期的宣教風格卻迥然不同!是以後世曾有學者將晚清的宣教路線給粗分為「李提摩太路線」與「戴德生路線」兩種,所謂的「李提摩太路線」乃指李提摩太后期所採用的宣教策略,注重運用文化、文字、書籍、媒體來改變社會人心,進而進行廣泛性的宣教與松土;而「戴德生路線」則較注重委身於牧會、植堂,這也是過去以來多數華人神學院在培育牧職人員時,所較為推崇、灌輸的事奉觀念。

事實上,這兩種宣教路線都同等重要!這兩種宣教理念並不是衝突、相斥的,而是可以相輔相承、分進合擊的。我們兩者都需要有人去實踐!但很可惜,現今大部分的華人基督徒卻都「只識戴德生,不知有李提摩太」。李提摩太,是一個值得您我去緬懷的宣教士,「李提摩太宣教路線」更是值得所有基督徒去省思。

「提摩太學院」目前只是一個小單位,想推廣的寫作事奉路線,正是屬於「李提摩太宣教路線」。希望未來能培育出更多在各個角落裡以文字為主發光的文字宣教士。

(提摩太學院提供新聞稿)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Next Post

施達基金會響應「彌迦2010」誠徵「舉手」相片登在Facebook記念貧窮

24/09/2010 – 16 提斯利月 5771
  文◎施達基金會 2000年,全球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