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大使命 開拓教會是關鍵

 

【台灣國度復興報記者塗慧美台北報道】基督教台灣浸信會神學院等合辦的「第二屆開拓植堂研討會」,8月23日在浸信會神學院舉行,約有來自32間教會與機構的108位牧者、同工與會(見圖,塗慧美攝)。

中華基督教福音協進會秘書長夏忠堅牧師以「台灣教會植堂模式與歷史沿革」為題分享信息,他強調,主耶穌吩咐大使命的完成,最有效的關鍵是開拓教會,最有效的福音策略是植堂而非布道,布道只能點火。

夏忠堅牧師說,台灣植堂的第一種模式是以布道為主,包括1865年來台建立太平境教會的馬雅各,1869年建立阿里港教會的李庥,1873年建立頭社教會的甘為霖,以及在台設立最多教會的馬偕。

夏牧師說,馬雅各在台只有6年,但奠定驚人的宣教基礎,從南部到中部,早期左鎮百分之百基督化,1870年左鎮教會建立,同年在豐原設立的大社教會是中台灣第一間教會,是重要的宣教據點。林庥牧師在台設立14間教會,並把福音帶到台東。甘為霖牧師往北發展,1874年設立的白水溪教會是長老教會的重要教會之一,他向離島發展,到澎湖馬公設立教會。

馬偕牧師於1872年抵淡水,一生開設60餘所教會,施洗的信徒近3000人,是設立教會最多的宣教士,直到1901年病逝淡水為止。然而,開拓運動不因此停止,例如︰1947年台中柳原長老教會開拓民族路教會,接著開拓忠孝路教會,是長老教會如今在中部最大的一間教會。

夏牧師指出,從策略觀之,情勢型植堂是指1940到1950年代,共產黨將教會掃地出門,所以宣教士來到台灣,當時教會在台灣只有一個策略,就是植堂。其次運動型植堂,例如長老教會1954至1965年的倍加運動PKu,即獻心、獻金和獻工為口號的三獻運動。平地教會數和信徒數都增加1倍,但往後8年間信徒數下降不少,究其原因,其一是聯合國的戰後重建物資交軍中和教會發放,很多人因麵粉而來,也因麵粉而去,其次是其他教派也開始發展,第三是在不成熟之處植堂,欠缺傳道人使人數逐漸流失之故。

策略型植堂以台北靈糧堂為例,1988年該教會推動2000年運動,用母堂的力量,在城市開拓中央型教會,向四周市鎮拓植,建立衛星城市教會,再進入鄉村開拓教會,頗具戰略價值,例如︰彰化靈糧堂開拓鹿港靈糧堂,如今該教派全球分堂共有243間。

此外,還有目標型、分殖型、遷徙型、擴散型、擴張型、群聚型、活動型、負擔型、加盟型、分裂型植堂及家教會等。

三重靈糧堂萬小運牧師回應時表示,植堂就對了!植堂行動是真實教會生命力與美的展現。植堂策略不外乎訓練工人和全面植堂,然而神學院要提供足夠的裝備和實習。植堂沒有固定模式,只要教會有心想植堂,成功機率總比失敗機率高。

大會主席、貴格會板城教會何有義牧師則說,拓植教會有9個原則,其中最重要的是「健康的教會才是最好的拓植母會」,體質不健康就很難拓植教會。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Next Post

英皇也出福音碟?!《天愛Love For Real》

19/08/2010 – 9 以祿月 5770
  文◎趙維欣 去年,香港流行樂壇平地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