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貧的顛覆力量

 

文◎黃少芬

貧富懸殊令社會動盪,人人都知道貧窮問題是一枚隱藏的炸彈,一旦惡發,可能爆發工潮、暴力抗爭、社會內亂……。憐憫貧窮人是貫穿新舊約的教導,教會在扶貧工作上本是責無旁貸的,在不安的年代,更要如此。雖然教會歷史裡有自願貧窮的靈修傳統,但我們敬拜的主既然厚賜萬物、公義待人,根源於不義的貧窮是與天國不合的現象。天國闖入人間,往往帶著顛覆的力量,向不義宣戰,其中之一是消滅不義的結構性貧窮。

說起扶貧,很多人會想到捐錢、賑災、救濟等等,這都是很實際的工作,樂意的捐獻是基督徒的美德;但是,就止於此嗎?基督教的扶貧精神與坊間的慈善組織有何分別?現今許多人提出扶貧政策,這與基督教的扶貧精神有何分別?有些宗派重福音輕扶貧,有些宗派重扶貧輕福音,有些人以慈善為名作福音工作,有些人強調扶貧就是福音的見證,不一定要口傳。另外,也有些人不認為救人的肉體和救人的靈魂可以有清楚的分野?很多問題值得思考,但我想眾多問題的探討離不開天國的向度。

「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天國來到了,這個好消息就是我們常掛在口裡的福音。以弗所書2章對天國的福音有極好的描述,保羅說,因著福音,外邦人不再作外人了,而是與聖徒同國,因為基督使外邦人與猶太人拆毀了中間隔斷的牆,兩下合而為一,成就了和睦。福音使人與神和好,而肉眼所見到的強而震撼的呈現,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牆拆了。今日世界,種族衝突是那中間隔斷的牆,貧富懸殊也是那中間隔斷的牆,造成冷漠、分化、排擠、拒絕……。

基督教的扶貧要呈現強而震撼的天國的福音,就不止於捐錢,更要拆毀貧富之間築起的牆;既然在同一國度,你和我都恢復了榮耀的屬天形象,你有尊嚴,我也有尊嚴,彼此尊重而合一。因此,理應沒有富商教會、窮人教會,在最理想的國度,貧富之間沒有了牆,大家快樂地坐在一起敬拜同一位主。聽聞有些教會開始接觸內地新移民之時,有些會友要求新移民子女不能與自己的子女上同一班主日學,有些甚至離開教會,另找可以讓他們安舒地聚會的地方,這不但可悲,更違反福音的精神。在一個關懷貧窮人的聚會裡,有人說教會捐錢便夠了,不需要對自身的生活形態有甚麼反省,隱藏的意思可能是︰我捐了錢,就已是好行為了,但不要管我的態度如何、價值觀如何。教會向不義的世界宣戰時,所具有的顛覆力量源於捨己謙卑的精神,傚法基督而非慈善家,再多的金錢也無力拆毀那中間隔斷的牆,惟有道成肉身的捨己謙卑才能對不義的世界文化構成威脅。

最近在香港舉辦的華語紀錄片節,其中放映的《呼嘯的金屬》,講大批農民來到拆解電子廢料的工場掙錢,有人因為兒女結婚欠下一身債,有人的丈夫在工場猝死後,還要與女兒回來掙錢。片中的人物各自為生活、債務愁煩,無時無刻都一副愁容。拉丁美洲、非洲的貧窮人,生活也有很大的艱難,但沒有失去笑容,他們會苦中作樂,唱歌跳舞,但中國人總是為錢坐困愁城。

貧窮問題的確需要解決,我不否定慈善工作的意義,但心存盼望更是重要,金錢的問題解決了,人生還有其他問題。基督教除了對不義的結構性貧窮宣戰外,還有一種轉化社會的顛覆力量,這力量源於基督裡的盼望。許多人遺忘了,教會其實是一個有盼望的群體,在烏雲遮蓋大地之時,將超越現實困境的異象和視野在沮喪的人眼前展現出來。可是今日的教會群體並不如此,這幾年內,我個人感受到教內最深層的問題是基督徒的消極,沈默──原來是消極的表現,是長期軟弱無力的結果,看不見自己有改變的可能,豈能相信這個世界可以改變呢?信和愛,我們在教會裡聽了許多,盼望卻甚少有強而有力的宣講。我們喜歡說,傳揚「正面」信息,發放「正面」能量,但太習慣了使用坊間的語言,到了一個地步,可能忘記了本身具有的盼望是如何有超乎尋常的力度起死回生。

我個人相信,我們將會重拾那個「活潑的盼望」的超自然啟示,用極大的信心去領受,並且在聖靈的恩膏下被傳揚開去,那死而復活的盼望將是轉化這個時代的顛覆力量。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Next Post

以色列人愈來愈多對耶穌感興趣

24/06/2010 – 12 搭模斯月 5770
  【編譯Ring Low/Isra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