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神學院公開講座反思敬拜觀


「聽命勝於獻祭.反思基督徒敬拜觀」公開講座
 

(由左起)褚永華、張祥志、蘇遠泰
 

【記者黃少芬報道】聽命勝於獻祭,雖然意思不難明白,但以此反思敬拜觀卻是不簡單的課題。香港神學院在4月23日晚主辦「聽命勝於獻祭.反思基督徒敬拜觀」公開講座,由該院院長褚永華牧師、講師張祥志及蘇遠泰博士主講。

有時候在唱詩後會聽見崇拜主席說,敬拜完了,接著是講道。在崇拜中,只有唱詩才是敬拜嗎?講道是不是敬拜?三位講者皆認為唱詩只是敬拜的一部分,而不是有等同的關係。

張祥志說,在80年代,靈恩運動將短詩引入香港,後來出現敬拜讚美熱潮,他不反對唱詩是敬拜,但不認為敬拜只有唱詩。

蘇遠泰指出教會文化出現的轉變,十多年前,講道是敬拜最重要的部分,敬拜等同講道,但後來唱詩愈來愈受重視,他認為這個轉變帶來一些好處,例如,以前人們只是用唱詩來「間場」,而沒有用詩歌預備心靈聽道,但現今人們將詩歌帶回讚美神的位置。

褚永華牧師說,敬拜的中心是上帝,「上帝將道和啟示給我們,我們以奉獻、詩歌、講道來回應 的啟示,是很有動感的過程。每個敬拜的環節都是鼓勵人對啟示作出回應,很有動感的。」

蘇遠泰從教會歷史看敬拜形式的轉變。他說,在宗教改革前,基督徒的敬拜是望彌撒,只是「望」神職人員進行儀式,而沒有個人的參與。宗教改革強調敬拜有個人的參與,所以教會使用本地語言講道,讓人可以投入敬拜。他說,雖然敬拜的核心精神是榮耀神,但當個人的參與多了,就出現問題,例如看重人的感受,以個人的得著有多少為評論崇拜的標準。

張祥志以會幕的建造說明敬拜的核心精神是「上帝仔細吩咐,子民跟足上帝的吩咐去行」。他說,出埃及記記載神指示以色列民如何建造會幕,每個指示都非常詳細,內容看來沈悶,但表達出非常重要的敬拜觀,就是人必須按照神的指示去行,這才是敬拜的核心精神。他指出,以色列民只關心自己的前路,他們拜金牛犢,表示他們把上帝看為滿足自己的工具,雖然做足敬拜的動作,卻惹耶和華的烈怒。他又說,如果敬拜只關注自己有沒有領受,唱詩有多投入,講道是否沈悶,並以這些作為標準來評論崇拜好或不好,這種敬拜其實很自我。他作出結論說︰「聽命勝於獻祭,即使動作和形式是對的,但不聽命,就是敬拜金牛犢。」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Next Post

柴玲今年復活節已受洗

26/04/2010 – 12 以珥月 5770
  【本報訊】對華援助協會新聞稿登出六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