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大愛》貴州扶貧真實故事

 

文◎黃佩思

是貧窮,還是冷漠,使貧者與基督的愛隔絕?

在中國的山區,住了為數不少的農民,他們過著近乎與世隔絕的貧困生活。然而,上帝從來沒有遺忘他們, 呼召願意被 使用的人,與 一起踏上崎嶇的山路,走進村民的生活裡,與他們分享 的愛。貴州便是其中一個經歷上帝大愛的地方。視博恩香港最近完成首部紀錄片《小城大愛》,拍攝的就是貴州一片小小的鄉土,那裡彰顯了上帝大愛的故事。

《小城大愛》講述「慈福行動」一位同工潘敏賢,在貴州赫章縣扶貧的真實經歷。「慈福行動」是視博恩香港的扶貧工作部門,於2007年起在貴州赫章縣推行《活得好》社群轉化計劃。這是一個全面的扶貧項目,除了幫助村民解決基本的生活需要如教育、食水、重建危房等,亦探討村民致貧的原因,繼而與村民一起計劃有助他們脫貧的方法。

貴州赫章縣是全中國最貧困的地區之一,人均年收只有近千元的人民幣。土地貧瘠、地少山多、交通落後和缺乏知識都是致貧的原因。

潘敏賢在影片中親自講述她參與貴州扶貧工作的經歷。影片記錄了她與貴州村民接觸的片段,以及其中五個她所遇到的貧窮村民的故事。她加入「慈福行動」前,從事會計工作。一次,她打算尋找新工作時,認識了「慈福行動」並成為同工。自此,她的生活就改變了,由每天對著刻板的數字工作,轉變為到山區扶貧的工作。她走到貴州赫章縣,往返不同村落,瞭解村民的需要,然後為他們尋找不同的途徑去解決困難。她覺得自己在這個事工上的角色,就好像一個代禱者,將別人的需要帶到上帝面前。參與扶貧的工作,讓她認識上帝更多,學習耶穌愛貧窮人的心腸,發揚助人精神。

在電影裡,五個故事的主角分別演出並憶述他們的際遇。在不幸的遭遇裡,本來感到絕望無助,卻幸得好心人的幫助,困難得以解決,以及建立積極的人生目標。這五位主角和他們的配角均沒有出色的演技,只有生硬的表情和動作,卻表現著他們的純樸和誠意;他們沒有生動的演說技巧,只是平淡的自述,臉上卻流露著經歷困苦、感恩和期盼的真 感情。他們的說話簡短,但在述說的卻是一個個有血有淚的真實故事,充滿辛酸,充滿愛。愛令他們為家人的溫飽而疲於奔命,愛令他們不忍家人勞苦而放棄自己的學業,愛令上帝讓他們得著 的愛。

一邊聽著旁述說,早在許多年前上帝差遣宣教士往貴州,帶領村民認識耶穌並建立教會,一邊看到螢光幕上的一班村民在教會裡唱詩歌的情景,真是叫人很想與他們一同歡呼歌唱。我很想可以仔細地看清楚每一個在唱歌的臉孔,為當年願意擺上自己的宣教士記住他們的臉,為這每一個寶貴的靈魂去感謝上帝。可是畫面轉換得快,我記不住他們的樣貌,但知道他們是為舉行感恩奉獻禮而聚集。這一日,村民會把自己部分農產品獻給上帝,再把它們分配給有需要的村民。

電影介紹一位婦女,過去她的收成不理想,「慈福行動」教她改良種植方法,及給她另一個品種的種籽。結果,她的收成增加了一倍多。她以往的收成不好,總是接受別人幫助,但今次她有豐富的收成。她背著一蘿滿滿的粟米,走到感恩奉獻裡,將粟米獻給上帝和其他人,她感到非常感恩和滿足。

電影中的一個畫面常浮現在我的腦海中︰鏡頭在近攝著一幅紅磚牆,有一蘋手拿著一塊紅磚放在牆上,表達房子的重建。這蘋手是屬於五個故事中的其中一位男主角。他本與妻子、一子一女同住,但在短短時間內,他失去了妻子、房子及兒子。只剩下他與女兒彷徨無依,幸得潘敏賢的幫助,他可以重建房子。這一個畫面在觸動我,村民得到的並不只是物質上的幫助,還有心靈的重建。在孤單無助中,有人瞭解,有上帝的愛,受傷的心得到醫治,孤獨的靈得到溫暖。

上帝使用了潘敏賢祝福貧窮的山區村民,也使用了貧窮的村民祝福了潘敏賢的生命,更讓 和他們同行的故事製作成影片。有人參與、有人奉獻,這是一幅人與上帝同工的美麗圖畫。上帝在透過《小城大愛》這部小小的紀錄片,邀請更多人前來,與 一同繪畫,好讓每個小城也充滿著 的大愛。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Next Post

敬拜與行公義分不開

24/03/2010 – 9 尼散月 5770
  【記者黃少芬報道】國際知名敬拜領袖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