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自律

 

文/鄭楚華

半年多前,家裡添了一名成員,但認識我的人也難以想像我如何能夠接受這樣的事,他們異口同聲地說︰「沒有可能。」我起初也無法接受,經過多次家庭會議,我終於為了家人的好處——降服了!

這個成員是誰?為甚麼我可以接納和這個成員一起生活?

父母要嚴守諾言

原因是去年一次家庭會議的內務法案中有這樣的議案︰「應否通過犬蘋飼養案」,我雖然投下神聖的反對票,但結果是二比一通過,持續討論超過了一年的議題,最終作出最後的裁決。條件是女兒遵守承諾努力讀書,考入她心儀的中學,這樣我也要遵守承諾,讓她得想所願。去年八月過後,升中派位公佈,果真如願以償,我明白要令兒女遵守承諾,首先為人父母的必要嚴守諾言。

為飼養狗蘋的事,我們事前也作了許多安排,先請教有經驗的狗主,又替家中的廚房、廁所稍作修改,預備合適的狗窩。為了選擇合適的狗蘋,也花了很多時間一起研究,本意是從愛護動物協會收養被遺棄的狗蘋,但又恐怕初次養狗的我們未能應付有心理障礙的成年犬,女兒跟爸爸耗了兩個多月時間,鑽研多本狗蘋圖鑒,又實地走遍香港、九龍大小寵物店,最後選上了積羅素梗犬(Jack Russell Terrier)。積羅素原產地是英國,由丹佛地區的傑克·拉塞爾牧師培育出來的小型短毛工作犬,白色身軀配上一兩片棕斑,兩臉棕色夾著鼻樑上筆直的白紋,樣子十分可愛。假如你曾看過電影《變相怪傑》,可能會對片中的小狗有印象,那就是積羅素了。

父女二人把那約兩個月大,樣子非常逗人的幼犬買了回家,我們給它起名叫阿Jack。但是阿Jack除了樣子可愛之外,更是具有非凡的「破壞力」和「咬合力」,善長吃掉木家 、原子筆和拖鞋,又經我個人診斷和綜合兩位家人的臨床觀察,大膽判斷它患上了「先天性過度活躍症」,在白天有過半的時間總是在走廊作十公尺來回穿梭跑,一跑就可以十分鐘不停不休。阿Jack還有一個不良習慣,就是總愛跟你爭先上洗手間去,每當你關上門的一刻,它總愛跑進來,若是你把它趕出門外的話,每每你一開門便會發現它裝出一副一面無奈的樣子,在門外撒下一泡尿尿,它的眼神告訴你︰「這是逼於無奈罷了!」真令你氣透!

事實上,阿Jack的出現,讓女兒的日常生活也作了許多改變,家中多了一位比她年幼的成員,需要她的照料,不竟狗蘋是一個十多年也養不大的小孩,永遠不懂得沖馬桶、永遠不懂得洗澡、永遠不懂得煮食……。假若決定了飼養,就要負起終生的承諾照料它一生一世。

從小學會照顧自己

許多時候家長們抱怨孩子毫無自律可言,把時間全花在電視、電腦遊戲和網上聊天室之上。我猜想,孩子需要一個可引發他興趣受訓練的機會。小女下課後,有三數小時與愛犬獨自相處,期間要照料它的飲食和衛生,阿Jack的「便便」多數都由女兒善後,而她亦甘願照顧。女兒也心明大義,明白到每當離開房間,又或只是上洗手間一會兒,也要確保關上房門,不然就會被阿Jack有機可承。心愛的布娃娃或剛完成的家課作業也可能會被它咬扯得滿目瘡痍,若是要怪責它亦是於事無補,凡事都要自負全責。女兒比以往更甘願做家務、執拾房間,做事亦加倍留神細心。

事實上,多年來女兒的自律精神是從小一點一點地學習的。就以做家務為例,打從升上小學二年級開始,家中就不再聘用傭人,她長大了,房間就交由她自己執拾,我也不會理會是否齊整,因為要讓她學會對自己的事情養成責任感,反正房間是她的。然而父親為她的房間作了心思設計,棄用傳統衣櫃和抽屜,而改用開放式的掛衣架和揭蓋收納地台,目的就是令收納衣物更加方便和減少褶疊的工夫,這一來讓孩子自行照顧自己,亦同時考慮孩子的能力,讓她有足夠的能力達成目標。為人父母替孩子打做一個可勝任的崗位尤其重要,不論選校、升學、課餘活動,都要因應孩子的能力調節目標,免得弄巧成拙。

養成孩子自律,要先懂得讚賞孩子,留意孩子細微的事情,辦妥時加以鼓勵欣賞。例如孩子清洗碗碟,未盡整潔,千萬不要過份指責,應欣賞他們付出的努力,而非單單檢視成果。正如小女為了清潔阿Jack的「便便」,起初連掃帚也使用得不靈光,但我欣賞她,鼓勵她,勉勵她努力!不然,難道我替她的狗兒當傭工一輩子嗎?

營造愛閱讀的環境

女兒升上中學後,功課還可以應付,有一天,學校的副校長問我︰「你和丈夫平日的工作繁重,你們是如何培養女兒自覺自律地溫習的呢?」「愛閱讀」這個關鍵性問題,在我家而言是由「刻意」和「環境」培養出來的。論「刻意」,首先,讓我回想到女兒還是一兩歲幼兒的時候,替她在浴盆內洗澡一刻開始,浴盆內除了肥皂、毛巾和小鴨子外,還有適合幼兒閱讀的塑膠圖冊,而她的床邊亦總是放著林林總總的奇趣書籍。每當我到不同地方公幹,也不忘購買當地特色兒童書籍給她作為禮物。

論「環境」,女兒還年幼時,我們家居於唐樓二層樓,陳舊的大廈只得四層樓,四圍被高樓大廈包圍,既無寬頻網絡,亦無有線電視,更無公共衛星天線,電視畫面接收效果總是「漫天風雪、一片蒼茫」,除了新聞報告之外,再沒有甚麼值得讓眼睛受苦的節目吸引我們。但感謝主,在不經意的安排下,女兒由零至六歲在一個沒有「電視」的環境下成長,差不多每個晚上,每一位家人都各自有心頭所好的讀物,「愛閱讀」的習慣就養成了。縱然現在搬了家,大廳壁上掛著偌大的電視,但「收視率」卻不高。假若孩子從小不被它牽制,電視節目可令他們增廣見聞,但永不會成為學業的頭號敵人了。家長和孩子都站在生命的火線上一同努力,一同學習。

(作者為耀東浸信會師母,現任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基督教事工部督導主任。)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Next Post

心的敬拜

29/04/2009 – 5 以珥月 5769
  蘆蘆新城資訊台「火熱新一代」及「火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