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悖逆世代作中流砥柱


佩琳的教會遭縱火焚燒
 

亞洲電視最近播放了一出由陳寶珠主演的粵語電影,故事一幕講到基督教辦的孤兒院慶祝聖誕,陳寶珠主唱聖誕歌。歌曲是廣東小調,歌詞述說耶穌的救恩,道盡聖誕節的意義。這反映出在六十年代的香港,社會十分接納基督教,教會備受尊重。今天的社會也尊重教會,但尊重程度卻不能跟四十多年前同日而語。原因不是教會對社會的貢獻大不如前,乃是社會中相對價值觀和自由風氣當道,排斥奉聖經真理為圭臬的基督徒群體。

在從前的粵語片中,陳寶珠唱聖誕歌、黎雯向天主禱告,但今天基督教的符號除了婚禮和喪禮外,在電影及電視中是難以找到的。維多利亞港兩岸及商場的聖誕裝飾都是聖誕老人當主角,有多少個裝飾是以耶穌為主題的呢?去年葛福臨布道會是香港回歸祖國十週年盛事中最大型和最多人參與的活動,但香港的主要平面和電子媒體卻蘋字不提。香港傳媒對基督教普遍是視而不見,但在外國一些地方已進入對峙情勢,甚至是暴力對待。

針對基督徒的仇恨
上期社論提及印度奧裡薩邦的聖誕日可能是屠殺日,人若表示信耶穌便會招至殺身之禍。當地基督徒都是基層人士,並沒有搞甚麼社會運動挑戰印度教,只是平平靜靜過日子,只因信主人數日漸增多,才惹來印度教徒反感,藉故襲擊基督徒。美國及英國的無神論者不只一如以往將耶穌逐出聖誕節,今年更變本加厲大賣無神論廣告,跟信神的基督徒唱反調、打對台。美國大選中落敗的共和黨副總統候選人佩琳,她的教會遭縱火焚燒。在美國,女性和黑人都被視為是自由放縱派的代表,一旦當中有人出來代表保守派競選公職,就會惹怒自由放縱派,務必除之而後快。佩琳屬保守派,反對墮胎和同性戀,成為自由放縱派的眼中釘。若不同意她的政見,大可用其他途徑 忿,如今放火燒她的教會,代表仇恨她的信仰及道德立場。多年前在三藩市,一位華人牧師勇敢捍衛道德,對同性戀活躍分子疾言厲色,結果激怒他們,他的教會遭到縱火,會友出於害怕也相繼轉會。這令人想起西方一些國家法律上的「仇恨罪」(hate crime),把基督徒捍衛道德的言論視為仇恨而入罪;如今基督徒被別人仇恨而遭到襲擊,可以引用「仇恨罪」來保護自己和懲治肇事者嗎?

追求復興與通曉時務
基督徒若高調參與社會,介入政治捍衛道德,勢必引起自由放縱派的敵視。目前進行中的《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公眾諮詢,自由放縱派正卯足全力要政府取消管制條例。管制一旦取消,道德的堤壩便會崩裂,色情資訊將氾濫社會,這一代及下一代的心靈將受荼毒。基督徒須遵主吩咐門訓社會,也要盡公民責任,不要做沉默的大多數,應以家長及職場身份積極表達關注,鞏固道德堤壩,防止崩坍。自由放縱派必會就基督徒的表達作出批評和反擊,甚至認為教會及牧師的意見可以不理。他們的態度難道不是逆向歧視嗎?因此,基督徒要留意三件事。第一是教會和牧師也是社會一分子,有關懷社會的責任,我們的既定立場不應令我們喪失發言權。第二是追求靈性復興,因為復興是對付罪,帶來生命更新。基督徒若要指正社會的罪,必須先對付自己的罪,而只有聖靈沛降,我們才有能力勝過罪。我們若不認罪,仇敵便會利用自由放縱派來揭露我們的罪,那時我們便啞口無言。今天我們噤若寒蟬,很大原因是我們其身不正;若我們在教會中容忍罪惡,便失去能力,也失去道德的制高點。第三是時事教育,我們須明白社會議題的爭論是甚麼、基督徒的立場是甚麼、該有的行動是甚麼、有行動及不行動的後果是甚麼。我們往往對時事不明所以,才不敢參與,也無興趣參與。本報第110期社論倡議的「道德文化特會」,須年年舉行,目的是教育基督徒,累積動力及勢頭(momentum),用屬靈的力量及實際的參與來轉化社會。

成就命定只爭朝夕
我們要下定決心,不讓香港成為所多瑪和蛾摩拉。香港的命定要成為禱告之都、宣教之城,以及轉化的典範,好成為鄰近地方及列國的祝福。仇敵趁機吞噬,基督卻要救贖,我們要盡責治理這城,使命定得以完滿成就。神在末期要審判,也要拯救。「你激憤踐踏全地,你懷怒打碎列國。你出來救拔子民,拯救你所膏立的。你擊打惡人的房頂,使根基全然顯露」(哈3:12-13)。若我們任由香港沉淪,必加速審判臨到。讓我們跟神配合,因「耶和華你的神是施行拯救、大有能力的主」(番3:17)。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Next Post

華理克獲邀在總統就職禮上祈禱

04/01/2009 – 8 提別月 5769
【編譯黃約書亞/charismamag.com/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