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選舉與口舌之爭

 

立法會選舉塵埃落定,投票率比四年前低,反映選民對這次選舉普遍冷淡。大概這次選舉跟北京奧運太接近了,大家在8月的注意力都放在奧運上;電視黃金時段都在播放各項比賽,沒有太多時間去留意立法會選舉的宣傳。直至8月24日北京奧運結束時,只剩下兩周給各候選人發表政見。由於今屆候選人多,在均等機會的原則下,各候選人的曝光率便相對少了,對獨立及初次參選的候選人而言,十分不利。

競選辯論理應越辯越明
據報章報道,今次選舉冷淡的主因,是選民不覺得選舉可以改變甚麼;也有選民認為沒有候選人是可信任的;還有一些選民從電視選舉論壇中,看見吵架場面,覺得很討厭。這些因素都大大降低選民的投票意欲。

政壇官位一向僧多粥少,要佔其位就會你爭我奪。在選舉制度不建全的國家裡,你爭我奪代表武鬥,斗至你死我活,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就算國家有選舉制度,候選人也會卯足全力去壓倒對方,而人民選舉文化若不成熟的話,也會出現兩派人馬衝突,甚至械鬥,流血收場。香港的選舉制度雖不至完善,但也算文明,你爭我奪只限於出口,不會出手;有個別候選人或會遭受恐嚇,卻沒有暴力發生。既然選舉是你爭我奪,論壇中的唇槍舌劍雖有點火藥味,也是無可厚非。

選舉論壇是候選人接受挑戰和考驗的場合,要經得起對手的質詢和挑剔。當某候選人在對手的指控下啞口無言,選民才發覺甚麼是有說服力的理據,甚麼是掛羊頭、賣狗肉的貨色。若果真理是越辯越明,這種選舉論壇也不失為可取之競選途徑,讓選民參考各候選人對質之後,才作抉擇。

嘲笑怒罵成為口舌之爭
不過,選舉論壇的辯論方式也會被人誤用,就是有人將理性辯論變成抹黑的攻訐,以斷章取義及歪曲事實醜化對手,從而遮掩自己理虧的地方。候選人捨棄實事求是的理性辯論,專挑對手的陳年往事作出聲討,甚至扭曲對方的原意,逼對方花時間澄清,轉移焦點,辯論於是變成口舌之爭。有幾次選舉論壇的氣氛,都是充滿謾罵和冷嘲熱諷;特別是功能組別的辯論,同一組別的候選人都是同一行業的高級知識分子,卻為了選舉而互揭瘡疤,奚落對方。

本報曾鼓勵基督徒從政,盼望給政界注入清流。究竟基督徒候選人在辯論中,能否扭轉這種負面的競選手法?或許只能寄望於未來的立法會選舉了,因為在今次選舉中,有些基督徒候選人顯然無法擺脫這種負面氛圍,逼著要跟隨大家去吵架。當然也有基督徒候選人避免口舌之爭而不出席選舉論壇。究竟基督徒有甚麼修養是跟時下的競選文化格格不入的呢?

競選或委任看品格和性情
基督徒喜歡追求和睦,避免彼此惹氣,不以辱罵還辱罵,喜歡以恩慈相待。基督徒雖有分辨能力,卻不習慣論斷人,不會以審判官自居,定別人的罪,更不會亂扣帽子,控告別人驕傲和表裡不一。基督徒學習愛仇敵,不傾向用言詞中傷別人。基督徒習慣隱惡揚善,不擅於說短論長,揭人瘡疤,更不會公開羞辱人,叫人無地自容。國府現任監察院院長王建是基督徒,人格高尚,曾在郝柏村行政院院長內閣中擔任過財政部部長,多年前代表新黨競選台北縣縣長,結果敗在民進黨的蘇貞昌手下。經歷過競選的洗禮後,王建坦言自己的性格不適應台灣的選舉文化。結果,他以後再沒有競選任何公職;現任馬英九政府的監察院院長一職不是競選得來的,而是委任的。看來一些有能之士可以循競選而獲得公職,而另一些則需透過委任上馬。

香港這次立法會選舉,有多位落選的候選人都是有能之士,過去都是獲委任擔任公職,似乎仍不習慣走入人群去競選做議員。但立法會議員應該經由選舉產生,我們也希望有基督徒進入立法會。盼望香港的選舉文化可以朝健康的方向發展,在競選時避免口舌衝突,他日進入議事堂更要禁戒肢體衝突。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Next Post

訓練信徒做布道、醫病和趕鬼

06/09/2008 – 6 以祿月 5768
  黃濠光 「因為我們的福音傳到你們那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