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小說安慰痛苦心靈

 

文/圖︰澍雯

小說的力量來自感同身受,誰能像小說家般高明,既寫出你的傷痛,又不會揭開你的故事讓你難堪。

———–

劉志平,率直北京人一個,廿一年前移民香港,信主,參與教會事奉,全職事奉。後來進入神學院進修,當了普通話教師,但事奉仍忙過不停。這還不夠,今年七月趕及在書展前,首度出版小說,名為《彩虹明天到我家》,講述四對中國夫婦由八十年代初到二千年的悲歡離合,二十四萬字承載無法量計的心血和淚水。她寫小說,為了幫助讀者找出這問題的答案︰人的盼望在哪裡?

四個家庭,四個故事

小說的情節是虛構的,但靈感和素材來自她的真實經歷。那一年在北京,她入醫院生孩子,跟她同一產房的有三個婦女,四人非常投契。大家生了孩子後,約定每年相聚一回,但後來各人移民外國,便沒有見面了。以後的十幾年,四個家庭各有迂迴曲折的遭遇,有的經歷婚姻離異、家庭破碎,有的信了耶穌,得到力量忍受生命無常的苦楚。

「在現實生活中,我看見太多人有破碎的婚姻,即使在教會裡,夫婦同床異夢,甚至有婚外情,看過多少人流眼淚。盼望在哪裡呢?這激發我寫這本小說。」

朋友的婚姻問題錯綜複雜,而離婚通常能追溯至一個相同的根源問題,她說︰「是沒好好看待男人的尊嚴。當丈夫的事業還沒見成果,但妻子已很成功,為人妻的要小心處理彼此的關係,尤其要懂得尊重丈夫。愛是恆久忍耐,要耐心等待,即使是變了心的丈夫,也要耐心等待他回轉。」

白天教學,深夜寫作

以前當過編輯,但沒有創作過甚麼文學,及至在神學院上了一堂中文寫作,才有了寫小說的動力。「當時老師稱讚我是班上文字功力最好的。」畢業要交論文,由於是基督教傳播學,她可以寫小說當結業論文,那就是《彩虹明天到我家》的第一個故事,用了一個月寫了五萬多字。當時已有了全本小說的藍圖,本來想完成,但工作和事奉皆忙,惟有暫時停筆。回想起來,這真是神的奇妙安排,若是當時急於寫完小說,那不會是好作品,因為在停筆之後,她才學會了寫作技巧。

在神學院畢業後,她去浸會大學進修中文,是後備名單上第七個申請人,前面六個人均放棄,最好竟被取錄了。她是班上年紀最大的,但不輕看自己,由於機會來到不易,她比別人特別努力讀書,從不遲到上課,每次進入課室必先占最前排座位。「老師開啟我的思路,大大幫助我學會如何寫作。」她的內地背景成了優勢,自小有抽像思維訓練,香港學生覺得艱辛的文哲理論,她倒輕易掌握。

(photo 1493) 後來重新提筆創作,白天在香港教育學院教學,晚上在家筆耕,由十一時寫至清晨三四時,睡幾個小時,六時半又起床了。每日寫二三千字,最高記錄一日內寫六千字,半年內就寫好了。「我一邊寫,一邊流淚,感情澎湃,好像不是自己在寫作。」

用心聆聽,感同身受

出書的程序也要費心,原本設計師給她的封面色彩繽紛,她覺得不對勁,故事人物的家庭有很多痛苦,不能用全然光明的表達。她堅持要跟設計師溝通,出版人就她到設計公司,讓她親自解釋小說的創作理念。

「我寫這書,不是要做聖人,不是想教訓人家,不過是讓人知道,你走過這段痛苦的路,是有人做你的同行者。」設計師按她的意思作了些修改,在彩虹之下添了黑雲似的部分。

她多番強調寫小說是為了安慰痛苦中的人,雨過後有彩虹,痛苦後有盼望。她覺得教會的人不會聆聽,別人有問題,就扮得很屬靈似的說為人祈禱,但不會去明白對方的需要和感受。有一日,一位朋友找她哭訴,女兒是同性戀,離家跟了一個女孩子同居,她聽了,就緊握朋友的手,流著淚禱告,不久女兒回家了,說有聲音催逼她回來。「眼淚很重要,你感受到別人的痛苦,真正與他同行。」

黑夜漫長,彩虹快現

長篇小說字數起碼有二三十萬字,寫作費神,為甚麼她偏偏選擇長篇小說呢?「內地有基督徒北村、余傑寫長篇小說,但香港沒有。香港是屬靈大倉庫,中國福音的後方基地,為甚麼沒有基督教文學、基督教長篇小說呢?這是不應該的,但香港人太忙,不能長時間投入寫作。我只是想補充小小的空缺罷了。」

黑夜已深,雨下不停,明天彩虹真的會到我家嗎?不管是在婚姻路上觸礁的人,或是在孤單中撐著眼皮寫作的人,同樣需要盼望。但在彩虹未顯現之先,小說家可以預告這個大好信息。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Next Post

中國基督徒在地震災區發揮影響

21/07/2008 – 18 搭模斯月 5768
  文/佚名譯/林國祥 這是美國「敞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