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氣球傳送喜樂

 

文︰黃少芬
圖︰哈哈綵球有限公司

氣球是人類的一項偉大發明,跨越中西文化和時代,任何地方都受人喜愛。氣球有傳送喜樂的特殊本領,這不難解釋為甚麼「扭波波」近年在短宣大行其道。

建立喜樂文化的公司使命

哈哈綵球有限公司是三位基督徒合資的小企業,四年前成立。合夥人之一何慧嫻說︰「公司希望用氣球為人帶來喜樂。」

在開業之先,他們沒有氣球設計製作的經驗,當時香港根本沒有相關課程,惟有靠自己慢慢摸索。買了十幾個牌子的氣球回來做測試,看看打出來後能保持多久;嘗試了許多種方法,才學會怎樣打結手指不會痛。別以為打個氣球出來是極其簡單的事,原來蘊含很深的學問,只是我們從沒察覺出來。

喜慶場合加入氣球佈置,的確增添更多歡樂氣氛,生日會和婚宴的生意額占很高比例。何慧嫻最深刻的一宗生意卻是喪禮的氣球佈置。「那是小朋友的喪禮,父母不想有悲哀的氣氛,孩子都上了天家,於是想用彩色氣球佈置靈堂。」氣球仍然執行傳送喜樂的任務,不管環境看來很不協調。

何慧嫻坦言在公司成立的初期,他們還未有甚麼使命感,後來覺得將氣球文化推廣開去,讓喜樂感染每一個人,同時又提供就業機會,這是十分有意義的。公司僱用一批兼職工人,將氣球技術傳授給他們,辛勤工作後,又獲得成功感。

公司曾與香港差傳事工聯會合作開辦氣球班,短宣也興起一股「扭波波」熱潮。氣球成本低,攜帶輕便,尤其在落後地區,扭左轉右輕易造出來的簡單動物造型對小朋友極具吸引力。他們最近推出教會氣球應用班,教人造出一系列與創世和救贖有關的造型,如創世記裡的彩虹和方舟,以及冠冕和十架。如果講故事技巧不高明,但學懂了氣球技藝,總算身懷絕技,短宣或兒童主日學同樣適用。

氣球藝術

氣球製造技術在過去不斷提升,以致今日可創造出千變萬化的造型。氣球創作已提升至一門藝術,不再是「扭波波」那麼簡單,只要運用想像力,就能將不同群組的氣球編織成大型設計品。有人用氣球造出39尺長的恐龍骨,有人設計成模特兒穿上的華麗晚裝。今年三月應邀來港在觀塘apm商場表演氣球藝術的Larry Moss,曾用四萬多個氣球創造出高25尺、闊80尺的足球場,被列入健力士世界紀錄。

氣球文化源於七十年代的美國,近十年在亞洲開始流行,日本估計有500間以上氣球公司,台灣在近三年間也冒出100多間,而香港仍在起步階段。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Next Post

袁幼軒「從毒梟到教授」訪港布道會

24/04/2008 – 19 尼散月 5768
【本報訊】配合今年機構的「生命運動」的推行,「真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