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馬禮遜牧師來華傳道二百週年澳門之旅


由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主辦
 

分批前赴馬禮遜墓
 

在馬禮遜墓前禱告
 

馬禮遜及妻子和兩名兒子均葬在一起
 

在志道堂崇拜
 

替馬禮遜紀念中心牌扁揭幕
 

在荷蘭園的馬禮遜紀念中心
 

中心內正展覽馬禮遜來華二百年圖片
 

約二百多位香港信徒於九月廿二日前往澳門參加「紀念馬禮遜牧師來華傳道二百週年澳門之旅」。此行由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主辦,參加者大部分為中華基督教會會友,包括教牧同工、教會執事及學校校長。

一行人於上午十時許到達澳門,分批到馬禮遜墓地獻花和禱告,然後前往志道堂參加感恩崇拜聚會,並為該會澳門馬禮遜紀念中心的牌扁揭幕。該中心位於荷蘭園二馬路友聯大廈二樓,在澳門神召會隔鄰,將用作資源中心及信徒培育和宣教訓練,將與澳門學生福音團契合作,發展學生福音工作。目前存放馬禮遜來華的圖片。

下午行程分兩批,一批是文化古跡行,另一批回志道堂參加分享會。分享會是由當地同工分享澳門現況及宣教工作。澳門現況由澳門中信總幹事譚逸雄牧師及志道堂堂主任廖卓堅牧師主講。譚逸雄牧師指出,澳門教會在八十年代只有二十間,崇拜人數有1250人,到今年已有七十二間,崇拜人數多達4022人。堂會的確多了,當中四成是在十年內成立的,而個別堂會的增長是小的。在這些教會中,半數的崇拜人數不夠五十人,只有四間超過一百人;有廿二間要靠外來宣教士來牧養;有二十間走下坡;有四十間未自立。這現象說明堂會不少,但缺乏增長,需要栽培事奉人才,彼此間要合作和協調,共用資源。廖卓堅牧師指出教會多,機構也多,比例是2比1。澳門教會不缺錢,只有同工的質和量有待提升,義工必須委身及同心。教會發展的主要因素是同工和義工的關係。

澳門中華基督教會濠光堂的林國標牧師是香港的灣仔堂差往澳門服侍的,他分享澳門宣教的體驗,當中許多是文化震盪。他說宣教不是侵略文化,乃是認同文化。工業福音團契研究幹事蘇恆泰先生分享賭徒與勞工問題,提及賭博的嚴重,展望幾年後,澳門有一半人口從事賭業。

一行人於下午五時啟程回港。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Next Post

發現消除皺紋新方法

21/09/2007 – 9 提斯利月 5768
  【編譯時雨/今日以色列九月二日報道】 […]